6個月近12億元營收,雖趕不上“前三小龍”,但君實生物跟自己比贏了
每每提到君實生物,不少投資者都會替它感到惋惜:這家藥企曾與百濟神州、恒瑞醫(yī)藥、信達生物并肩,合稱為PD-1“四小龍”,如今卻跟不上大隊伍。不過,若“自己跟自己比”,近年君實生物著實進步了不少。
財報顯示,2024年上半年,君實生物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7.86億元,同比增加17.37%;凈虧損6.45億元,同比縮窄35.34%。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11.68億元,同比增長49%;凈虧損4.13億元,同比減虧36%。
一些證券公司也看到了君實生物的盈虧平衡點,進行了大膽且積極的展望。
比如,近日方正證券發(fā)布研報,預計君實生物2025-2027年的營收分別為26億元、35億元、45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33.45%、34.62%、28.57%,歸母凈利潤分別為-6.85億元、0.37億元、3.15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 46.53%、105.47%、739.94%,維持“強烈推薦”評級。
那么,君實生物靠什么撐起這樣的預期?內驅力真的足夠嗎?
主業(yè)韌性大:一款PD-1單品筑基石,多款新藥建高樓
對于前景較廣、韌勁較足的公司,投資市場可能會有更多耐心等待價值綻放。創(chuàng)新藥產業(yè)爆發(fā)、市場情緒高漲、政策指引加強之際,君實生物也在持續(xù)增強韌性。
首先筑牢基石。目前君實生物的增長繞不開一款產品——特瑞普利單抗(商品名:拓益®/LOQTORZI®,代號:JS001),為公司自主研發(fā)的中國首個成功上市的國產PD-1單抗,也是FDA批準上市的首個中國自主研發(fā)和生產的創(chuàng)新生物藥。
今年上半年特瑞普利單抗放量表現(xiàn)不錯,實現(xiàn)國內市場銷售收入約9.54億元,同比增長約42%,相當于君實生物的大半江山。
具體來看,在特瑞普利單抗開發(fā)方面,君實生物追求的是一款能治多種疾病且面向全球市場的“大藥”,如同百濟神州的澤布替尼、替雷利珠單抗。
適應癥大是首要。此前特瑞普利單抗以黑色素瘤、鼻咽癌治療開局,其實受到一定質疑,主要在于從患者數(shù)量來看,上述適應癥相比發(fā)病率較高的肺癌、腸癌等較為“小眾”,如目前我國惡性黑色素瘤新發(fā)病例每年約在2萬例左右,患者群體不大,市場規(guī)模相對受限,競爭風險也相對集中。
基于此,近年君實生物對特瑞普利單抗的適應癥開發(fā)一直沒有停下。目前該款藥物已于中國內地獲批12項適應癥,并成為國家醫(yī)保目錄中唯一用于黑色素瘤、非小細胞肺癌圍手術期、腎癌和三陰性乳腺癌治療的抗PD-1單抗。
在2025 CSCO指南會上發(fā)布的CSCO腫瘤診療指南中,特瑞普利單抗多項治療方案入選10部指南,全面覆蓋鼻咽癌、頭頸部腫瘤、非小細胞肺癌、小細胞肺癌、乳腺癌、膽道惡性腫瘤、腎癌、尿路上皮癌、黑色素瘤等治療領域,斬獲多項I級推薦。
規(guī)模效應也正愈發(fā)可見。財報顯示,截至報告期末,特瑞普利單抗累計在全國超過6000家醫(yī)療機構及超過3000家專業(yè)藥房及社會藥房銷售。另外。特瑞普利單抗已在中國內地、中國香港、美國、歐盟(包括歐盟全部27個成員國以及冰島、挪威和列支敦士登)、印度、約旦、英國、澳大利亞等40個國家和地區(qū)獲得批準上市。
綜合來看,核心單品適應癥和應用市場的多元化,夯實了君實生物的增長基礎。
與此同時,君實生物還想“建高樓”。除了對上市產品的適應癥進行拓展,該公司正在加快推進PD-1/VEGF雙特異性抗體(代號:JS207)、抗腫瘤抗BTLA單抗tifcemalimab (代號:TAB004/JS004)、抗IL-17A單抗(代號:JS005)、PD-1單抗皮下注射制劑(代號:JS001sc)、 抗Claudin18 .2 ADC(代號:JS107)、PI3K-α口服小分子抑制劑(代號:JS105)等后期階段管線的研發(fā)和上市申請等工作。
在投資市場看來,君實生物正從單品支撐向多極驅動邁進,覆蓋諸多熱門靶點,想象空間已經打開了——腫瘤治療“長坡厚雪”,數(shù)千億級的市場完全夠塑造一個“新君實生物”。但問題是,君實生物能把握住嗎?
“燒錢游戲”難通關,君實生物在等待一筆重磅BD?
“在生物藥領域,創(chuàng)新藥的開發(fā)是一項漫長、復雜和昂貴的過程。通常而言,創(chuàng)新藥需要歷經數(shù)年的研發(fā),并伴隨千萬美元到上億美元的投資風險。大規(guī)模的生物藥制造設施需花費2億至7億美元的建造成本,而類似規(guī)模的化學藥設施只需3000萬至1億美元!
對于君實生物而言,如何跨越創(chuàng)新藥研發(fā)的高壁壘,仍是一個核心問題。
雖然君實生物財務狀況正在轉好:虧損持續(xù)收窄超三成;今年6月完成H股新股配售,募集資金凈額10.26億港元;資金儲備達到35.07億元……公司持續(xù)“向未來”似乎已有保障和底氣。
但單憑這些,君實生物可能還玩不轉創(chuàng)新藥開發(fā)這場“燒錢游戲”。
財報顯示,2025上半年,君實生物研發(fā)投入達到7.06億元,占營業(yè)收入60.39%,雖較上年同期69.51%的占比有所下降,但仍處高位。這還是君實生物聚焦優(yōu)勢項目、砍掉不必要支出之后的結果。預計隨著多項臨床研發(fā)持續(xù)推進、商業(yè)化布局不斷加強,公司的資金需求會更加龐大。
成本高企的“達克摩斯之劍”高懸,加之商業(yè)化產品貢獻有限,君實生物實現(xiàn)盈虧平衡顯然并不容易。
但是也需要看到,創(chuàng)新藥領域從虧損到盈利的案例并不少,藥企有好項目在手,其實就不缺大賺機會。“一哥”已經做出了示范。
近段時間百濟神州也發(fā)布了半年報:營業(yè)總收入175.18億元,同比增長46.0%;產品收入173.60億元,同比增長45.8%;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4.50億元,為上市以來首次盈利。另外,該公司上調2025全年收入指引至358-381億元,毛利率預期維持80%-90%中高位區(qū)間。
營收暴漲、扭虧為盈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核心產品全球放量加速”應該是核心因素。根據(jù)財報,今年上半年,百濟神州的百悅澤®(澤布替尼)全球75個市場獲批,銷售額總計125.27億元,同比增長56.2%;百澤安®(替雷利珠單抗)是PD-1中“出海”最徹底國產產品,在全球47個市場獲批,銷售額達到26.43億元,同比增長20.6%。
顯而易見,全球化程度足夠高的優(yōu)勢品種,正為百濟神州撬動龐大的增量。目前君實生物也正走在這條路上,試圖通過管線全球化布局增強飛輪效應,但對比百濟神州,出海局面還未徹底打開。這一方面,模式選擇應該較為重要。
據(jù)了解,創(chuàng)新藥出海主要有自主出海、Ne­w­Co、BD對外授權這幾種形式。其中自主出?煽匦詮姷杀靖撸m用于資金實力雄厚的大型藥企,目前現(xiàn)金儲備超200億元的百濟神州就主要采取這種方式。
BD對外授權則更加主流;谶@種模式,國內藥企與海外合作伙伴攜手,能夠利用對方的資源,加速藥物的國際研發(fā)和上市進程,同時短期內可獲得大量現(xiàn)金支持?紤]到自身規(guī)模體量相對有限、資金壓力仍然較大,君實生物或更傾向這種風險較小、性價比較高的出海模式,打開產品的成長空間,而且公司在BD方面還有一些空白。
今年是創(chuàng)新藥BD爆單大年,上半年中國創(chuàng)新藥BD交易總額已經趕超2024年全年。這一過程中,君實生物其實還沒有真正走到臺前,BD消息較少,下半年的一個核心任務估計就是推進重要管線BD出海。
信號早已放出。2024年10月,君實生物宣布任命Mehul Shah博士負責商務拓展部。據(jù)悉,Mehul Shah擁有超過20年的商務拓展專業(yè)經驗,曾是BMS與百利天恒84億美元驚天BD交易的主導人。在其把關下,創(chuàng)新藥領域下一筆重磅BD或許真能花落君實生物。
有業(yè)內人士就推測,君實生物的JS207將成為MNC掃貨PD-(L)1/VEGF雙抗意向清單的頭號選手之一。據(jù)介紹,該產品是一款重組人源化抗PD-1和VEGF雙特異性抗體,主要用于晚期惡性腫瘤的治療,目前已展示出與同類藥物相當或更優(yōu)的抗原親和力、免疫活化及血管增殖調控作用,在多種腫瘤模型中表現(xiàn)出強勁的抗腫瘤活性,同時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熱穩(wěn)定性。
好的預期下,君實生物沉住氣,腳踏實地走,還是“好飯不怕晚”的。
來源:醫(yī)藥研究社
原文標題 : 6個月近12億元營收,雖趕不上“前三小龍”,但君實生物跟自己比贏了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 1 新紀錄!晶泰科技甩出近60億美元大單,AI制藥終于等來“豐收季”?
- 2 17家生物醫(yī)藥企業(yè)上榜中國500強
- 3 沖刺200億元收入,信達生物一款“減肥神藥”可能要起大作用
- 4 丹諾醫(yī)藥IPO:超6億幽門螺桿菌感染者等來耐藥密碼
- 5 齊魯制藥“藥物變形記”:從藥片到“郵票”,精神病治療迎“首個獲批”!
- 6 恒瑞醫(yī)藥收獲了一座金山
- 7 腫瘤治療跑出超明星團隊:川大教授帶隊,突破硼藥瓶頸
- 8 醫(yī)療AI進化分水嶺:聯(lián)影以人機協(xié)同模式定義普惠新路徑
- 9 全球醫(yī)藥史上最貴的教訓
- 10 凈利暴增95%!藥明康德上調全年業(yè)績:1.4倍訂單鎖定未來一年“工作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