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權投訴
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支付還在掃碼刷卡?麥侖“仙人掌”讓你“刷手”閃付

2018-12-27 14:53
來源: 獵云網

“現在,很多人都在談代表未來的人工智能技術如何落地,我覺得應該從兩個方面入手。第一,找到應用需求,發(fā)現需求中的關鍵核心問題后,通過目標導向,判斷該應用的未來方向是否可行。第二,考慮技術是否能解決問題、滿足需求、達成目標。認清自己的技術邊界和特點,然后確定戰(zhàn)略方向,再沿著這個方向,專注聚焦,集中人力、物力、財力資源把目標兌現出來,落地變成現實。這樣就能走出傳統(tǒng)的模式,進入領先的無人區(qū),開拓出一片嶄新的廣闊藍!。

謝清祿是天網大腦(YISA以薩)的創(chuàng)始人和公安系統(tǒng)首位國家特聘專家。在美國學習、工作十余年后,他毅然從硅谷回國,參與了中國在2009、2010年啟動的天網工程。

麥侖科技創(chuàng)始人、董事長謝清祿

據謝清祿介紹,早期的天網主要停留在硬件層面,也就是在大街上安裝攝像頭。處理案件時,公安人員需要通過定位,才能人工查找視頻錄像中的人、車輛等目標信息,耗費大量人力和精力。以薩神眼算法的出現,則使效率提升了50億倍,革命性的創(chuàng)新了警務系統(tǒng),當年,還引起了相關部門的極大關注。

對于刑偵一線的深刻理解和20多年信息技術的研發(fā)經驗,讓謝清祿在“身份識別”這一領域有了多維度的觀察和思考。

在他看來,“這波AI浪潮中,肯定會有令普通人難以置信,卻能改變世界的新科技、新平臺、新生態(tài)應運而生,且一鳴驚人。并且能夠在三、五年時間內發(fā)展成十幾億人每天都離不開的‘剛性應用’。特別是在人們已經習慣、且日常普遍存在的應用中,滿足海量人群的關鍵共性技術蘊藏著巨大的機遇”。

“仙人掌”技術催生“刷手生活”新模式

十年前是諾基亞和摩托羅拉手機的時代。早年的手機屏幕,運用的是電阻屏技術,需要通過機械壓力定位然后再輸入信息,所以當年所謂的“智能手機”都配了一根手寫觸控筆,固定在手機機體的一個筆槽里。使用時,要一手拿手機,一手拿塑料觸控筆在手機屏幕上操作,必須雙手同時操作。

“我當時就有一部這樣的手機,才用了兩個星期,觸控筆就找不到了,所以這款手機基本也就沒什么用了。后來,喬布斯向世界推出了iPhone,這款智能手機用手指替代了觸控筆,只需輕觸手機屏,就可以完成信息的輸入,重新定義了‘智能手機’,徹底顛覆了人們使用手機的習慣,引領手機行業(yè)的革命!

這也從某種程度上啟發(fā)了謝清祿,他發(fā)現,人們的日常生活常常離不開卡片、現金和二維碼——中國人目前的人均持卡量超過15張,全國則有200億張;全世界70億人,在日常生活中有超過1000億張各類卡片。

過多的卡片也會帶來一系列隱患,丟失、盜用、偽造等各種事件頻繁發(fā),對于政府部門而言,也存在著證件過多、流程繁瑣、辦事效率低等各種深層障礙。

而且對于老年人來說,很多所謂的“高科技”也在某些方面成了他們生活的障礙。例如中國有2.5億老年人口,他們當中的許多人至今還無法正常使用二維碼支付,導致有時一個簡單的購物過程,演變成了惡性的社會事件。

為破除社會,包括政府行政、管理的三多一本(多部門、多層級、多次跑、本位需)審批許可、監(jiān)管、備案告知等環(huán)節(jié)的證件多、效率低、辦事慢的深層頑癥障礙,2015年底,麥侖科技成立,謝清祿將“識別”的方向從宏觀轉向微觀,將目光聚焦到了人眼不可見的手掌脈絡微特征,并于今年成功推出了基于麥侖FVR全脈識別技術的仙人掌AirWave智能系統(tǒng)。

事實上,麥侖的“仙人掌”本質是一個”超級原生碼”系統(tǒng),它是面向龐大“共性需求”的一個關鍵AI技術。

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仙人掌”智能系統(tǒng)能讓人們與環(huán)境實現自然、便捷、和諧、高效的高級智能交互。因此,“仙人掌”技術對于改善公民生活品質、提高公民素質、緩和不良情緒、化解矛盾、解決老年人群體支付問題和維護社會公共秩序,也將起到重要的支撐和保障作用。

“‘仙人掌’技術滿足了社會的一個關鍵共性需求,通過完美的替代卡片、現金和二維碼,以及極致的用戶體驗,‘仙人掌’形成的‘一掌通’生態(tài)系統(tǒng),會催生出‘刷手支付’和‘刷手生活’的新模式”,謝清祿對獵云網表示,“十年前,出門不帶卡片、現金寸步難行;十年后,各類卡片、銀行卡、信用卡、購物卡、地鐵卡、公交卡等等,將成為歷史。人工智能的科技趨勢,就像空氣一樣,將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

十年磨一劍,從宏觀圖像到掌脈微特征識別

作為麥侖團隊十年磨一劍的核心產品,謝清祿坦言,“仙人掌”智能系統(tǒng)離不開此前多年的技術沉淀和萬億張圖像智能分析的經驗積累。

過去,以薩遍布在全國各大城市各個角落的傳統(tǒng)攝像頭里,解決了圖像視頻的儲存、查找和分析的問題。

“在很多案件里,化妝、戴帽子、戴頭套是罪犯和嫌疑人常用的手段,雖然有很多攝像探頭、很多照片和視頻,但人臉識別技術往往不盡如人意,最終還是只能通過公安干警,坐在計算機前進行目標嫌疑人的查找和關聯(lián)鎖定,這對工作人員來講,工作量巨大”,謝清祿告訴獵云網,想要做好一件事,首先要充分了解業(yè)務需求并明確應用場景,再提煉出關鍵的核心技術問題。

他曾深入一線,對市場有深刻的了解和認識,“龐大的天網,產生了海量的車輛圖片和人臉圖片,但在惡性重大案件中,人臉識別準確率極低,很難通過人臉識別找到目標嫌疑人,這是人臉識別技術在實際應用場景中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謝清祿帶領團隊,研發(fā)出了世界領先的車輛識別系統(tǒng),其中,“以薩YISA警務系統(tǒng)”基于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能夠對嫌疑人員的行動軌跡等信息進行關聯(lián)。

首次推出,就實現了一億張圖片0.15秒閃速檢索和目標鎖定,比起每人每天幾千張的速度,效率提升了50億倍。

以薩YISA的成功也在公安系統(tǒng)內部引起了巨大轟動,并獲得了部門領導的高度重視,該系統(tǒng)也因此在全國范圍內快速普及開來。目前,以薩已經支撐了國家公安部和全國30個省市超過千個廳局的核心業(yè)務。

“在過去的工作中,我經歷并了解了很多其他人沒有機會接觸的東西”,在談及與技術相關的話題時,謝清祿顯得很興奮,他對獵云網表示,在研發(fā)FVR全脈脈絡微特征技術之前,他和團隊還鉆研了一年多DNA技術。

“DNA的優(yōu)點是鑒定身份非常準確,但獲取的過程要求極高。從過去的經歷中,我們發(fā)現了手掌內的神奇‘宇宙’——在手內部的手掌脈絡,浩繁得令人難以置信,通過我們的HOR技術,能看到直徑細至5微米的脈絡,通過技術深入到這樣的維度,密密麻麻的手掌脈絡就像是一個神奇的宇宙,這里蘊含了浩瀚的信息,不會丟失、不能被復制。我們通過FVR技術,從浩瀚的手掌內部脈絡,得出一個獨特的特征向量,再轉換成一個唯一的特征碼,這可以完美地代替我們日常用的卡片和二維碼”。

破解掌脈的秘密,推出“仙人掌”一掌通智能系統(tǒng)

由于人體特征具有不可復制的唯一性,指紋、人臉、虹膜等生物識別技術逐漸代替密碼、磁卡、鑰匙等人體身外之物被用于身份認證、安全監(jiān)控等場景。

其中,指紋識別技術相對成熟,但準確度較低、隱秘性差、容易被偽造。

虹膜識別雖然在容錯率、信息量以及穩(wěn)定性上遠超指紋識別和人臉識別,但成本高,且當人戴有隱形眼鏡或美瞳時,識別結果會出現的大量錯誤量,導致其無法應用于大流量的應用場景。

而對于當前最流行的人臉識別,謝清祿認為,“人臉僅有80~280個特征點,臉部特征的高價值信息太少了,而且對于光線、角度、著裝等實際場景要求過于苛刻,容易受光線、姿態(tài)、裝飾等影響,這也造成了人臉識別技術的局限”,不同于傳統(tǒng)的身份識別技術,“手掌脈絡微特征點超過千萬個,即使同卵雙胞胎也不會有相同的手掌脈絡微特征,每一只手就是唯一的”。

一般來說,人的手掌面積大約在100平方厘米左右,微細脈絡直徑細至5微米,從主脈到毛細脈,一只手掌的內部脈絡超過3000億個維度點。

作為活體認證技術,掌脈微特征識別主要利用了人類手掌脈絡纖維對特定波長的光線產生影響這一自然特征,感知到手掌脈絡的清晰影像,并通過對圖像的分析獲取每個人掌脈的特征向量和原生碼。

確定了戰(zhàn)略方向,基于超高精度、無法復制、超安全、閃速感知等特點,謝清祿和團隊開始“死磕”手掌掌脈微特征識別技術,致力于挖掘出每個人獨一無二的“原生碼”。

“仙人掌“的技術優(yōu)勢,對于政府管理的社會意義極其重大。謝清祿表示,在突發(fā)性事故的救援中,“仙人掌”能夠第一時間確認失聯(lián)人員或受害人的身份信息,對于親屬的心理疏導、安撫慰問等善后工作,至關重要。

比如,2018年10月28日,重慶萬州長江二橋22路公交車,突然越過中心實線,與一輛相對而行的轎車相撞后,沖破護欄,墜入滾滾長江中。由于乘客是通過刷卡或投幣上車,卡片與貨幣與乘客身份沒有確定的關聯(lián)信息。

事故發(fā)生后,只能通過大量的走訪調查、調取公交客車沿線監(jiān)控視頻核實乘客身份,費時費力。這也導致可能是潛在失聯(lián)人員或遇難者的百萬名家屬,在恐慌、焦躁的不安之中煎熬,60個小時之后,還沒有等到答案。失聯(lián)人員或遇難者無法確定,這對心理疏導、安撫慰問等善后工作造成了極大困擾。

依托麥侖自主研發(fā)的FVR全脈微特征識別的“原生碼”智能技術,“仙人掌”實現了瞬間完成身份確認,達到百億人次0.3秒的閃速識別,且在實際場景應用中,實現了超精準的0錯誤認假率。

目前,AirWave仙人掌智能系統(tǒng)已經與廣州羊城通、廣州黃埔區(qū)、青島國際機場等達成了戰(zhàn)略合作,部分項目已經投入運營。當前,“仙人掌“一掌通項目主要以便民的社會民生智能化項目為落腳點,之后再不斷擴展到行政審批、海關、支付、證件、金融服務等領域。以外,麥侖“仙人掌”智能系統(tǒng),在大流量軌道交通、地鐵公交、機場海關、社保行政、刷手支付、活體證件和金融服務等領域也有廣闊的應用空間。

‘掃手即可’將使我們的生活更快捷、舒適,老年朋友也可以盡情享受科技帶來的美好生活。未來,‘仙人掌’將成為AI時代日常生活的標配,帶給人們全新的生活方式,謝清祿告訴獵云網,麥侖的使命,就是通過顛覆性的AI技術和人文精神為世界賦能,讓所有人都能盡享智慧生活。

聲明: 本文系OFweek根據授權轉載自其它媒體或授權刊載,目的在于信息傳遞,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新聞稿件和圖片作品的內容、版權以及其它問題的,請聯(lián)系我們。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安防 獵頭職位 更多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lián)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