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us半年估值翻5倍,外媒爆Benchmark砸5億元領投
作者|Xuushan,編輯|伊凡
Manus AI如何說服美國投資者
“世界上第一個通用人工智能代理”Manus AI在硅谷拿下近億元融資!
4月25日,據(jù)彭博社報道援引知情人士透露,Manus AI背后的公司蝴蝶效應(Butterfly Effect)被爆獲得了硅谷投資者與Manus AI的現(xiàn)有支持者共同完成一筆7500萬美元(約人民幣5.5億元)的融資,由美國風險投資公司Benchmark領投,估值增長了約五倍,達到近5億美元。
硅兔君經(jīng)過天眼查等多方印證,北京蝴蝶效應(Butterfly Effect)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4月,公司法人代表為肖泓,持股為28.03%。
Butterfly Effect旗下打造了兩款產(chǎn)品:一款為Monica,早期從事文生圖模型研發(fā);另一款為Manus,最初支持的AI瀏覽器插件,后期主要采用“規(guī)劃代理-執(zhí)行代理-驗證代理”的分工模式,模擬人類工作流程,支持跨領域任務拆解與執(zhí)行,完成AI代理。
Butterfly Effect曾憑借Manus AI于2022年7月獲得真格基金的天使輪融資,2023年1月獲得紅杉中國、騰訊投資領投的A輪融資,2024年12月獲得了騰訊投資領投的B輪融資。
根據(jù)The Information報道,Manus AI或?qū)⒋蛩憷眯乱惠喌娜谫Y擴展更多用戶,Manus滿足產(chǎn)品需求的能力受到服務器容量和運營成本的限制,其使用 Anthropic的Claude AI模型和其他工具,平均每項任務需要向Anthropic支付2美元。
另一方面,Manus AI將利用新一輪融資將其服務擴展到包括美國、日本和中東在內(nèi)的其他市場。有消息稱,Manus AI計劃在日本成立一個新的辦公室,打開海外市場。這或許也是Manus AI能夠吸引美國投資機構的方式之一——擁抱全球化。
“我認為,當今中國的企業(yè)家應該更積極地走向全球化。如果我們將海外市場視為更好的機遇,那么這不僅僅是市場驅(qū)動的決策——我們應該走進國際市場,積累經(jīng)驗。我們需要參與全球競爭,而不是僅僅在自己熟悉的市場競爭。”肖泓曾經(jīng)在媒體采訪中說道。
天眼查消息顯示,肖泓旗下曾關聯(lián)一家公司武漢夜鶯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成立于2015年,曾發(fā)布微伴助手等產(chǎn)品,主要分析微信公眾號平臺的微信數(shù)據(jù)等信息。武漢夜鶯科技有限公司曾于2017年獲得真格基金的A輪融資,并在2021年獲得騰訊投資,明略科技的數(shù)億人民幣戰(zhàn)略投資。
肖泓于2020年將該公司出售給獨角獸明略科技,2022年離開明略科技,于2024年正式退出武漢夜鶯科技有限公司。
隨后,肖泓推出了Butterfly Effect的新產(chǎn)品Monica.ai,最初設計為“Google的ChatGPT”瀏覽器插件。有消息稱,2024年初,字節(jié)跳動曾試圖以3000萬美元收購Monica,希望將Monica的團隊和技術納入其豆包 AI 生態(tài)系統(tǒng),但創(chuàng)始人肖弘拒絕。
今年3月,DeepSeek以低算力、高性能模式驚艷世界,將模型產(chǎn)品價格壓縮三分之一,甚至更多。繼DeepSeek熱潮之后,Manus也曾被視為中國AI初創(chuàng)又一新星,公司團隊規(guī)模接近80余人。Manus推出的通用AI代理,能夠根據(jù)基本指示篩選簡歷、創(chuàng)建旅行行程和分析股票。ManusAI官方曾表示,Manus使用申請等候名單超過兩百萬人。目前Manus提供每月39美元的訂閱和199美元的升級服務套餐,和OpenAI的ChatGPT Pro的定價相似。
但對于Manus AI這樣做通用AI應用的公司而言,面臨的是如Open AI這樣通用基石大模型公司的威脅,因為Open AI隨時可以切入通用AI應用領域,除非這家創(chuàng)業(yè)公司具備極強的技術和資源。不過Manus的優(yōu)勢在于,其做的早,能夠積累起一批用戶,以此形成飛輪效應。
同時,我們觀察發(fā)現(xiàn)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投資機構開始關注“中國團隊+海外架構”模式的AI創(chuàng)企。Benchmark此前曾領投AI視頻生成公司HeyGen,其核心創(chuàng)始團隊也來自中國創(chuàng)企詩云科技。
“中國團隊+海外架構”的AI創(chuàng)企將更關注技術全球化與本土化能力的結合,建立構建跨區(qū)域生態(tài),以融入全球市場。
原文標題 : Manus半年估值翻5倍,外媒爆Benchmark砸5億元領投

請輸入評論內(nèi)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最新活動更多
- 1 特斯拉工人被故障機器人打成重傷,索賠3.6億
- 2 人形機器人廠商,正在批量復刻宇樹G1
- 3 【行業(yè)深度研究】退居幕后四年后,張一鳴終于把算法公司變成AI公司?
- 4 AI 時代,阿里云想當“安卓” ,那誰是“蘋果”?
- 5 自動駕駛誰將笑傲江湖?如何把握無人駕駛“財富密碼”?
- 6 特斯拉機器人獲得10,000臺訂單?馬斯克抄底成功
- 7 華為公布昇騰芯片三年計劃,自研HBM曝光
- 8 硬剛英偉達!華為發(fā)布全球最強算力超節(jié)點和集群
- 9 機器人9月大事件|3家國產(chǎn)機器人沖刺IPO,行業(yè)交付與融資再創(chuàng)新高!
- 10 谷歌“香蕉”爆火啟示:國產(chǎn)垂類AI的危機還是轉(zhuǎn)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