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在即,宇樹王興興開始嫌棄AI模型了
文源:源Byte
作者:柯基的柯
有意思的事情,總是會在同一時間發(fā)生。
在2025年的世界機器人大會(WRC)上,王興興,那個把四足機器狗賣到全球第一的宇樹科技創(chuàng)始人,一個被外界視為硬件天才的90后,對著臺下直言不諱。他說,機器人這事兒,硬件已經走得夠遠了,真正的麻煩是“AI模型完全不夠用”。
甚至,他還直言,行業(yè)里人人都在追捧的VLA模型,有點“傻瓜式架構”。一句話,他給整個行業(yè)的狂熱澆了盆冷水:我們造好了軀體,但靈魂,還飄在半空中。
幾乎就在他說這話的同時,大洋彼岸,黃仁勛治下的英偉達,在SIGGRAPH 2025大會的舞臺上,給出了他的答案。
英偉達的物理AI大模型Cosmos,是一個宏大到近乎狂妄的計劃——在虛擬世界里,用無窮無盡的合成數據,去“催熟”機器人那顆還不太靈光的“大腦”。
一個在喊餓,一個直接端菜,兩家公司的“配合”幾乎完美到虛假,一次產業(yè)鏈上下游真實痛點與解決方案的精準對接。
但是,要完全看懂這場戲,萬不能只盯著王興興,還得看看黃仁勛在中國的另一個關鍵人物,那個同樣年輕,但更讓他感到“刺激”的梁文鋒。
這三個人,他們的故事交織在一起,才構成了一部關于機器人、AI,以及這個時代最核心矛盾的完整劇本。
01
被“偏愛”的那一個
王興興的舉動,很反常。
一家即將IPO的公司,創(chuàng)始人通常會做什么?報喜,畫餅,傳遞信心。
但王興興一個都沒做,在資本市場最需要聽到“宏大敘事”的時刻,他卻主動暴露了整個行業(yè)最深的焦慮。
7月18日,證監(jiān)會官網披露宇樹科技IPO輔導備案,輔導機構為中信證券。這一消息在資本市場激起千層浪。要知道,就在三個月前,宇樹科技剛剛完成C輪融資,騰訊、阿里系、吉利、中國移動等巨頭罕見聯手,將其估值從70億元直接推高至120億元。
如此微妙的時間節(jié)點,王興興幾乎無視短期“上市規(guī)則”的舉動,只能說明一個問題:他背后有人,一個強大到讓他可以無視短期市場情緒,直面行業(yè)根本問題的“托舉者”——黃仁勛和他的英偉達。
26歲的王興興離開大疆,創(chuàng)辦了宇樹科技。他說,取名“宇樹”,是希望幫人類點亮科技樹 。
他點亮科技樹的方式,簡單、直接,甚至有點粗暴。當時,機器人領域的標桿是美國的波士頓動力,他們的產品技術頂尖,但價格也同樣頂尖,動輒幾十上百萬。王興興反其道而行之。他堅持用成本更低、更靈活的電驅技術,繞開了波士頓動力深耕多年的液壓系統(tǒng)。
當然,這種魔法并非憑空發(fā)生。在他攻克那些復雜的運動控制算法時,背后就有來自英偉達的身影。早在2020年,英偉達就向宇樹下了訂單。這些曾經被國內投資人看不上的“鐵皮玩具”,卻被硅谷的巨頭悄悄買走,用于內部研究。
在2024年英偉達GTC大會“壓軸”環(huán)節(jié),黃仁勛與九個人形機器人一起登場,其中,左起第二個人形機器人是宇樹科技旗下的Unitree H1。
然后,王興興把價格打了下去,當宇樹科技推出售價9.9萬元的人形機器人G1時,整個行業(yè)都為之震動。王興興的想法很樸素:“想讓更多的人先把機器人用起來。”
截圖來源于宇樹科技官網
市場回報是驚人的。宇樹的機器狗占據了全球近70%的份額,谷歌、亞馬遜、英偉達都成了他的客戶。他的機器人登上了央視春晚的舞臺,和演員一起跳舞。
至此,王興興迎來了人生的高光時刻,不僅成為了爆火出圈的科技新星,還出席了春節(jié)過后的民營企業(yè)家座談會。
但勝利之后,煩惱也隨之而來,許多下單購買宇樹機器人的用戶也在各大社交平臺發(fā)布測評帖表示機器人功能與宣傳落差很大,“花十幾萬買了個玩具”。2月份靠出租宇樹機器人日入萬元的人,4月發(fā)現機器人已經租不出去了。
不過,在種種的爭議聲音之中,總有英偉達的力挺。
2月,卡耐基梅隆大學與英偉達的研究團隊聯合發(fā)布了ASAP框架,并將其應用于宇樹科技G1人形機器人。已披露的視頻顯示,G1能夠像體壇巨星C羅、科比、詹姆斯一樣,完成投籃、胯下運球等復雜動作。
一個頂尖學術機構和一個科技巨頭,聯手為一個創(chuàng)業(yè)公司的產品“炫技”,此等待遇,黃仁勛決計不會給任何一個普通客戶。
所以,當王興興說“AI模型不夠用”時,應該換一個角度去理解。他倒不是在表達不滿,而是在凡爾賽,他的潛臺詞是:你們看,英偉達給我的頂級工具,我已經快用滿了,我們共同探索到了當前技術的邊界。
02
皮衣男與他的“虛擬宇宙”
黃仁勛聽到了王興興的聲音。
或者說,他一直在等待這樣的聲音。
Cosmos平臺的推出,時機精準得像一場外科手術。王興興抱怨數據不夠,黃仁勛就提供一個能生成海量合成數據的“虛擬世界”;王興興抱怨模型太笨,黃仁勛就端出一個70億參數的推理模型Cosmos Reason。
他不是在賣產品,他是在兜售一個未來,一個“仿真優(yōu)先”的未來。
他告訴所有人,現實世界里訓練機器人太慢、太貴、太危險,唯一的出路,就是在他構建的那個“虛擬平行宇宙”里,讓AI安全地、高效地進化。他用自動駕駛舉例:“我們絕不可能將孩子置于汽車前作為訓練樣本,這樣做是不道德的、危險的……真正的選擇只有通過仿真實現。”
這套邏輯,對于急于讓機器人“開竅”的王興興們來說,幾乎是無法抗拒的。
黃仁勛是個精明的商人,一個被員工稱為“金牌銷售員”的CEO,以瘋狂內卷而著稱。他每周工作7天,無時無刻不在思考公司的未來。他深諳中國市場的重要性,2024年,中國大陸及香港市場為英偉達貢獻了171億美元的收入。所以他一次又一次地來到中國,7月的那次北京之行,是他今年的第三次。
他站在小米汽車旁,穿著他那身標志性的黑皮衣與小米的雷軍合影,即便是在北京盛夏的毒日頭下。隨后,他會脫下皮衣,換上唐裝,用略顯生硬的中文發(fā)表演講,稱贊“中國的開源AI是推動全球進步的催化劑”。
2024年的公司年會,黃仁勛甚至穿上一身東北大花襖,笨拙地扭起秧歌。巧的是,就在他扭完秧歌后的一年,宇樹的機器人在春晚舞臺上,表演了形式極其相似的“秧BOT”。
截圖來源于微博@央視頻
就在登上春晚前幾天,王興興還出現在英偉達的晚宴上,坐在黃仁勛旁邊,要說這背后沒點默契,恐怕沒人會信。
當時,王興興還在個人社交平臺曬與黃仁勛合影,并表示:“新的一年,全新開始,加油”;銀河通用創(chuàng)始人兼CTO王鶴,也在晚宴中坐在黃仁勛身邊。
又是這個飯局上的組合,在2025年的世界機器人大會(WRC)上壓軸登場,卡在宇樹IPO的關鍵節(jié)點,只是黃仁勛換成了英偉達Omniverse與仿真模擬技術副總裁Rev Lebaredian。
這種默契,源于一種深刻的商業(yè)共生。黃仁勛需要王興興,他需要宇樹的機器人在全球的舞臺上奔跑、跳躍、后空翻,因為每一次驚艷的亮相,都是對他“物理AI”愿景最生動的廣告,都在為他昂貴的芯片和平臺創(chuàng)造著實實在在的需求。
故事如果只是講到這里,那不過是一個尋常的供應商與客戶的故事。黃仁勛的棋局,遠比這復雜很多。要理解他的真正意圖,就必須引入他的另一位“合作伙伴”——DeepSeek的創(chuàng)始人,梁文鋒。
03
不同的雙子星
如果說王興興是黃仁勛理想中的“布道者”,那么梁文鋒就是他手中那張“亦敵亦友”的王牌。
王興興的宇樹科技,業(yè)務與英偉達完美互補。宇樹越成功,賣出的機器人越多,就越能證明英偉達的平臺價值。
可以說,王興興是英偉達生態(tài)內的“模范生”,即便英偉達沒有參與宇樹科技的任何一輪融資,那也是黃仁勛認為的“自己人”。
而梁文鋒的DeepSeek,則完全是另一回事。
他與英偉達的頂級客戶——OpenAI、谷歌等硅谷科技公司在同一個戰(zhàn)場上肉搏。他的存在,對黃仁勛的直接生意來說,甚至是一種潛在的威脅,一度打亂了英偉達關于算力敘事的核心邏輯。
畢竟,梁文鋒一出手就把英偉達市值砸崩千億美元,絕非等閑之輩。
這恰恰是黃仁勛需要他的地方,在黃仁勛今年第二次來中國期間,一度傳出他與梁文鋒秘密會談的消息。
這就是黃仁勛的頂級“陽謀”:他需要一個來自中國的“挑戰(zhàn)者”,用極致的性價比時刻對OpenAI等硅谷巨頭施壓。黃仁勛迫切地希望,DeepSeek用“閹割版”的H20芯片,以行業(yè)平均水平1/20的訓練成本訓練大模型,用近乎不講道理的打法讓OpenAI們倍感焦慮。而焦慮,就會直接轉化為對英偉達那些貴到離譜的芯片(如H100、B200)的龐大訂單。
所以,當H20芯片因禁令被叫停,當梁文鋒的R2模型一度難產、官網流量暴跌70%時,黃仁勛頂著烈日也要飛到北京,宣布H20恢復對華銷售。
在OpenAI、谷歌等硅谷巨頭紛紛拿出升級模型的情況下,黃仁勛比以往更加需要梁文鋒繼續(xù)戰(zhàn)斗,需要這條“鯰魚”繼續(xù)攪動全球算力競賽這池水。
就在發(fā)稿前的一天,市場確認了R2模型要繼續(xù)跳票的消息,坊間8月登場的傳聞被辟謠,面對R2模型的無限延期,可能黃仁勛比梁文鋒更著急。
就這樣,一個是生態(tài)的建設者,一個是競爭的催化劑,從內外兩個維度不斷滾動英偉達的增長。王興興與梁文鋒,這對在中國的科技“雙子星”,共同構成了黃仁勛在中國市場,乃至全球棋局上的平衡術。
但無論是被偏愛的“布道者”,還是被利用的“挑戰(zhàn)者”,他們都行走在同一根鋼絲上。
這根鋼絲,叫地緣博弈。
H20芯片的禁售風波,對梁文鋒是切膚之痛,對王興興則是時刻懸在頭頂的警鐘,無論商業(yè)邏輯多么完美,無論合作關系多么緊密,都可能在華盛頓的一紙禁令面前不堪一擊,H20的禁售,曾讓英偉達計提了45億美元的庫存減值,損失了25億美元的潛在銷售額。
當合作從硬件深入到平臺,類似Cosmos這樣的“世界模型”時,風險也從“卡脖子”升級為了“抽靈魂”。芯片斷供,尚可尋找替代方案;但如果整個研發(fā)所依賴的仿真平臺、數據生成工具被限制訪問,那對于深度融入該生態(tài)的企業(yè)來說,無異于釜底抽薪。
就在7月底,國家網信辦就H20算力芯片可能存在的“追蹤定位”與“遠程關閉”后門安全風險,約談了英偉達公司,距離黃仁勛對外宣布H20解禁也就半個月的時間。
可見,這根鋼絲的兩端,都在收緊。
對于一個需要深入工廠、家庭,與物理世界緊密交互的機器人來說,其核心AI平臺的安全性、數據的主權歸屬,將成為一個無法回避的拷問。這讓王興興與黃仁勛的合作,看起來更像一場華麗的冒險。
無論是宇樹科技當下的IPO,還是未來各類前沿技術的探索,就怕到了最叫勁的關鍵時刻,傳出一句:“英偉達開了后門”。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原文標題 : 上市在即,宇樹王興興開始嫌棄AI模型了

最新活動更多
-
即日-9.1立即下載>> 【限時下載】ADI中國三十周年感恩回饋助力企業(yè)升級!
-
即日-9.16點擊進入 >> 【限時福利】TE 2025國際物聯網展·深圳站
-
10月23日立即報名>> Works With 開發(fā)者大會深圳站
-
10月24日立即參評>> 【評選】維科杯·OFweek 2025(第十屆)物聯網行業(yè)年度評選
-
11月27日立即報名>>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
12月18日立即報名>> 【線下會議】OFweek 2025(第十屆)物聯網產業(yè)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