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霸主突襲自動駕駛:英偉達孵化Robotaxi 項目,端到端神經網絡直指特斯拉命門!
引言
據(jù)36氪汽車報道,英偉達內部正在秘密孵化Robotaxi項目,這項決定在近期的一項全員大會上宣布,將由就職多年的高級總監(jiān)Ruchi Bhargava負責。
更令人震驚的是,英偉達將采用全新的“一段式”技術路線,僅使用一個“端到端”神經網絡,通過仿真技術形成的世界模型對神經網絡進行強化訓練——這直接對標特斯拉FSD的技術路線。
消息人士透露,英偉達發(fā)力Robotaxi的真正意圖并非簡單的業(yè)務擴張,而是要推出一個“Robotaxi的技術樣本”。這意味著英偉達不僅要賣鏟子(芯片和計算平臺),還要親自下場挖金子(運營自動駕駛服務)。
英偉達的這一舉動無疑在自動駕駛領域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彈。作為全球AI芯片的絕對霸主,英偉達DRIVE平臺已經賦能了眾多車企,包括比亞迪、廣汽、智己、理想、沃爾沃、小米和極氪等主流廠商。如今,這位“賦能者”突然要變成“競爭者”,整個行業(yè)格局或將重新洗牌。
無人車來也(公眾號:無人車來也)和大伙兒聊聊這個事!
一、技術路線:端到端神經網絡的終極進化
英偉達選擇的“一段式”技術路線,代表著自動駕駛技術發(fā)展的最新方向。
1、端到端架構
與傳統(tǒng)模塊化方案不同,端到端神經網絡直接輸入傳感器數(shù)據(jù),輸出控制指令,省略了中間的特征提取、目標識別、路徑規(guī)劃等環(huán)節(jié)。
這種架構,更接近人類駕駛的決策過程。
2、世界模型
通過仿真技術構建虛擬世界模型,在這個模型中對神經網絡進行強化訓練。
英偉達擁有全球領先的仿真技術,其DRIVE Sim平臺能夠生成高度逼真的虛擬環(huán)境,大大加速訓練過程。
3、強化學習
采用強化學習算法,讓AI在虛擬環(huán)境中通過試錯自主學習駕駛技能。
這種方法不需要大量標注數(shù)據(jù),能夠發(fā)現(xiàn)人類專家可能忽略的駕駛策略。
4、效率優(yōu)勢
端到端架構大幅簡化了系統(tǒng)復雜度,傳統(tǒng)自動駕駛系統(tǒng)需要30萬行以上的代碼,而端到端系統(tǒng)可能只需要一個訓練好的神經網絡模型。
這種技術路線雖然先進,但也面臨挑戰(zhàn)。
端到端系統(tǒng)的決策過程如同黑盒,難以解釋和驗證。
英偉達需要證明這種方案的安全性足以滿足商業(yè)化要求。
二、生態(tài)布局:從賦能者到競爭者的戰(zhàn)略轉變
英偉達進軍Robotaxi,意味著其商業(yè)模式正在發(fā)生深刻變化。
1、芯片供應商
英偉達DRIVE Orin芯片已成為行業(yè)標配,新一代Thor芯片算力高達2000TOPS,是L4級自動駕駛的首選平臺。
2024年,英偉達自動駕駛芯片出貨量超過100萬片,市場份額超過50%。
2、平臺提供商
DRIVE平臺為車企提供完整的軟硬件解決方案,包括芯片、算法、開發(fā)工具等。
比亞迪、理想、小鵬等主流車企都是其客戶。
3、服務運營商
直接運營Robotaxi服務,與客戶形成競爭關系。
這種轉變可能引發(fā)車企的擔憂,甚至導致部分客戶轉向其他供應商。
4、技術示范
通過運營Robotaxi服務,展示DRIVE平臺的最佳性能,反過來促進芯片和平臺的銷售。
這種“吃狗糧”策略在科技公司中很常見。
英偉達需要謹慎平衡不同角色之間的沖突。一方面要繼續(xù)服務車企客戶,另一方面要避免與客戶直接競爭。
三、合作伙伴:全球車企的深度綁定
盡管英偉達親自下場做Robotaxi,但其與各大車企的合作關系依然牢固。
1、中國陣營
比亞迪、廣汽、智己、理想、小米、極氪等主流車企都采用DRIVE平臺。
特別是比亞迪,作為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冠軍,其高端車型全面搭載英偉達芯片。
2、國際品牌
沃爾沃、豐田、通用等傳統(tǒng)車企也與英偉達深度合作。
通用汽車在2025年3月與英偉達達成合作,將英偉達AI技術應用于自動駕駛汽車。
3、卡車領域
Aurora、Gatik、PlusAI和Waabi等自動駕駛卡車公司基于DRIVE平臺開發(fā)系統(tǒng)。
卡車自動駕駛對可靠性要求更高,證明英偉達技術的成熟度。
4、生態(tài)優(yōu)勢
英偉達建立了完整的開發(fā)者生態(tài),包括超過1000家合作伙伴和20萬開發(fā)者。
這種生態(tài)優(yōu)勢是其他競爭對手難以比擬的。
四、與特斯拉的終局之戰(zhàn):兩種路線的正面交鋒
英偉達進軍Robotaxi,將與特斯拉展開正面競爭。
1、技術路線
兩者都采用端到端架構,但實現(xiàn)路徑不同。
特斯拉依賴1000萬輛量產車收集的真實數(shù)據(jù),英偉達依靠仿真技術生成的虛擬數(shù)據(jù)。
2、算力優(yōu)勢
英偉達Thor芯片算力高達2000TOPS,是特斯拉FSD芯片的8倍。
但算力不等于性能,算法效率同樣重要。
3、數(shù)據(jù)積累
特斯拉擁有100億英里的真實駕駛數(shù)據(jù),是英偉達難以企及的優(yōu)勢。
但英偉達的仿真技術可以生成無限量的訓練數(shù)據(jù)。
4、成本結構
特斯拉通過量產車分攤研發(fā)成本,英偉達則需要單獨建設Robotaxi車隊。
初期,英偉達的成本壓力更大。
5、商業(yè)模式
特斯拉通過賣車搭載FSD軟件,英偉達可能通過運營服務獲得收入。兩種模式各有優(yōu)劣。
這場競爭不僅是技術之爭,更是生態(tài)和商業(yè)模式之爭。
最終可能形成兩者并存的格局,分別服務于不同的市場和用戶群體。
五、市場影響:自動駕駛行業(yè)重新洗牌
英偉達的入局將深刻影響自動駕駛行業(yè)的競爭格局。
1、技術示范效應
英偉達通過運營Robotaxi服務,展示DRIVE平臺的極限性能,為車企客戶提供參考樣板。
2、行業(yè)標準競爭
英偉達可能將其技術方案打造成行業(yè)標準,進一步鞏固在自動駕駛領域的領導地位。
3、供應鏈重塑
英偉達可能優(yōu)先獲得最新芯片供應,其他競爭對手可能面臨芯片短缺風險。
這對其他競爭者,可能是一個打擊。
4、人才爭奪加劇
英偉達需要大量自動駕駛人才,可能從其他公司挖角,推高行業(yè)人才成本。
5、投資風向轉變
作為無人駕駛出租車新的攪局者,英偉達的“鲇魚效應”將出現(xiàn):
資本市場可能重新評估自動駕駛行業(yè),技術方案商價值可能被重估,運營服務商面臨更大競爭壓力。
六、挑戰(zhàn)與風險:前路依然坎坷
盡管英偉達實力雄厚,但進軍Robotaxi仍面臨諸多挑戰(zhàn)。
端到端架構雖然先進,但尚未經過大規(guī)模商業(yè)化驗證。需要證明其在復雜城市環(huán)境中的可靠性。
各國對自動駕駛的法規(guī)要求不同,英偉達需要適應不同市場的監(jiān)管環(huán)境。
運營Robotaxi服務需要承擔安全責任,事故可能對品牌形象造成嚴重損害。
Robotaxi需要大量前期投入,可能影響英偉達的財務狀況。預計初期投入將超過10億美元。
而且,英偉達躬身入局自動駕駛賽道,與車企客戶可能存在競爭關系,需要謹慎處理合作伙伴關系。
七、未來展望:自動駕駛的新紀元
英偉達進軍Robotaxi,標志著自動駕駛行業(yè)進入新階段。
一是技術融合
芯片設計、AI算法、仿真技術等領域將加速融合,推動自動駕駛技術快速進步。
二是市場分化
可能出現(xiàn)分層市場,高端市場由技術領先者主導,中低端市場更注重成本效益。
三是全球競爭
中美在自動駕駛領域的競爭已經很激烈,英偉達作為芯片霸主突然攪局,勢必將這場競爭推向更加激烈的境地。
以中美為代表的全球無人駕駛,將在技術、標準、市場等方面的競爭全方位展開。
四是社會影響
自動駕駛將深刻改變交通出行、城市規(guī)劃、就業(yè)結構等方面,帶來廣泛的社會影響。
英偉達的這一步棋,既是對自身技術的自信,也是對未來趨勢的把握。無論最終結果如何,都將推動整個行業(yè)向前發(fā)展。
對于消費者來說,這意味著更早體驗到真正的自動駕駛服務;
對于行業(yè)來說,這意味著更激烈的競爭和更快的技術進步。
總之,無人車來也(公眾號:無人車來也)認為:
自動駕駛的時代正在加速到來,而英偉達正在成為這個時代的重要推動者。
從芯片供應商到服務運營商,英偉達的轉型之路充滿挑戰(zhàn),但也蘊含巨大機遇。
未來十年,自動駕駛領域的競爭將更加精彩,而英偉達無疑將是這場競爭的主角之一。
親!你說呢?
#無人車來也 #無人駕駛 #自動駕駛 #無人車 #英偉達
原文標題 : 芯片霸主突襲自動駕駛:英偉達孵化Robotaxi 項目,端到端神經網絡直指特斯拉命門!黃仁勛不僅要賣鏟子,還要親自下場挖金子?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