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特斯拉機器人獲得10,000臺訂單?馬斯克抄底成功

機器人拯救特斯拉

“未來,特斯拉約80%的價值將來自機器人Optimus。”馬斯克在推特上如此說道。

圖源:網絡

一時之間在科技圈又炸了鍋,什么?特斯拉的價值不是來自于自動駕駛嗎?怎么又變成了機器人了?馬斯克的腦回路看來沒幾個人跟得上了。

一般科技企業(yè)“畫大餅”會說我們將引領萬億市場行業(yè),在xxx行業(yè)具有核心技術和生態(tài)壁壘,頂多再提ESG社會責任等。但馬斯克的大餅恐怕印度飛餅都比不了。

9月2日,特斯拉官方在X平臺上正式發(fā)布“大師計劃第四篇章”(Master Plan Part IV),全面改寫公司的宏大敘事。它將公司的發(fā)展重心前所未有地從電動汽車和能源全面轉向人工智能和機器人領域,旨在通過大規(guī)模地將AI融入物理世界,實現一個“可持續(xù)富足”的社會。

該計劃提出五大指導原則:

增長是無限的:技術創(chuàng)新可以解決資源短缺問題,創(chuàng)造更多經濟機會。

創(chuàng)新消除限制:如同特斯拉通過創(chuàng)新打破電池技術瓶頸一樣,持續(xù)的創(chuàng)新可以克服看似不可能的障礙。

技術解決實際問題:自動駕駛汽車和Optimus機器人等產品旨在解決交通安全、效率以及重復性或危險性勞動等現實世界的問題。

自動駕駛必須惠及全人類:其發(fā)展和應用應以提升人類福祉為核心。

更廣泛的普及推動更大的增長:以可負擔的價格大規(guī)模提供先進技術產品,是構建繁榮社會的必要條件。

圖源:x

這意味著馬斯克將成為獨一無二的科技領袖,帶領人類邁入科技新紀元,生產力的提升又何止數倍。

9月7日,特斯拉開通了名為“Tesla AI”的微博賬號,并發(fā)布首條微博“我一直在努力改善自己的身材”,展示了新版本的Optimus人形機器人?磥硖厮估瓩C器人也有進軍中國市場的野心,或許也會跟汽車一樣在大規(guī)模量產后在中國建廠。

有傳聞特斯拉獲得了10,000臺Optimus機器人的訂單。根據首席商業(yè)評論查證,不能說是訂單,但確實是有合作意向,簽署了合作意向書。

馬斯克為何要重注機器人?

01、特斯拉汽車有些跑不動了

特斯拉二季度的財報用一句話來總結就是,“傳統(tǒng)業(yè)務承壓,新興業(yè)務方興未艾”。第二季度財報顯示,公司整體營收同比下降12%,凈利潤下滑20.7%。汽車交付量同比下降13%至38.4萬輛,創(chuàng)2022年第四季度以來新低。

位置:特斯拉展示廳(攝影:衛(wèi)明)

營收方面,特斯拉Q2的總收入為224.96億美元,同比下降11.8%,七年來首次營收下滑破兩位數,環(huán)比上漲16.35%,低于華爾街預計的226.4億美元。原本盈利的出售汽車碳排放積分業(yè)務,這一季度收入為4.39億美元(約31.4億元),同比大跌50.67%,環(huán)比也下滑26.22%。在汽車業(yè)務以外,發(fā)電和儲能業(yè)務的表現同樣不算好看,Q2營收27.89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下降7%。

圖源:CarWale

電動車業(yè)務的慘淡,也直接拉高了特斯拉的預期市盈率。目前,其股價已飆升到約為其預期市盈率的 186 倍,而標普 500 和七巨頭的平均市盈率是 23-30 倍。這表明很多投資者是在用未來的特斯拉衡量其股價,簡單來說就是看馬斯克如何“賣力表演”,相信馬斯克至少能夠完成一兩項大餅。

所以馬斯克也難得的一直把心思撲在工作上,從最近的動態(tài)來看馬斯克經常熬夜參與機器人的工作,要求加速推進機器人生產。甚至對外表示,未來,特斯拉約80%的價值將來自機器人Optimus。不管能不能實現,但至少眼下資本市場是信了,在過去5個交易日其股價大漲了20.36%,把今年股價從4月份-45%的跌幅直接拉升至+5%的漲幅。

位置:特斯拉展示廳 第一代Optimus機器人(攝影:衛(wèi)明)

02、馬斯克急,但投資者更急

“Optimus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產品!”馬斯克在All-In峰會上斬釘截鐵地宣告。同時透露了下一代機器人Optimus V3的三大突破:解決手部靈活性、擁有AI大腦、實現量產。

馬斯克對機器人的野心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落地。根據最新量產路線圖,特斯拉2025年將生產數千臺Optimus機器人,2026年產能提升至5-10萬臺,2027年更是劍指50-100萬臺。這一進程比原計劃整整提前了三年。

當然,最熱的還是資本市場。在馬斯克宣布實現量產之后,三花智控、雙環(huán)傳動、漢威科技等十余股當日漲停。有券商指出,中國企業(yè)在精密制造、電機、傳感器等關鍵環(huán)節(jié)已具備國際競爭力。業(yè)界預計,未來全球人形機器人超過60%的零部件訂單將由中國供應鏈企業(yè)承接。

“特鏈”提前搶跑沒有問題,但問題是不能搞太過頭了。截至2025年7月,特斯拉Optimus機器人的實際產量僅有數百臺,不及原計劃5000臺的十分之一。就算是Optimus V3改版定型,今年實現5000臺量產也幾無可能。

如果“特鏈”今年就把預期打到10萬臺乃至100萬臺,那后果很有可能是像某新能源電池巨頭一樣把市盈直接算到了2060年,迎來必然將會是大幅調整。早在 2023-2024 年期間綠的諧波、匯川技術、拓普集團、三花智控常因“特斯拉機器人概念”受到市場資金追捧,但很多屬于“市場預期”或“潛在供應鏈”,而非已確認訂單。因此,其股價波動大,投資需謹慎。

圖源:youtube

“特鏈”跟“果鏈”和“英偉達鏈”面臨相似的問題,那就是業(yè)績前景和利潤空間由這些龍頭把控,他們不缺供應鏈企業(yè),對企業(yè)會進行比拼和篩選,而供應鏈企業(yè)光有制造能力還遠遠不夠,只有具備一定獨特性,才能持續(xù)留在鏈條之中。而“特鏈”的故事大概率不會是一個單線性增長的故事,正如難以預測的馬斯克一樣,其波動和變數只會多,不會少。

寫在最后

當然,光是各種“畫餅”顯然不會讓董事會和股東們信服的,所以馬斯克在最近花了10億美元大手筆購入257萬股特斯拉股票。市場對此反應迅速且積極。文件披露后,特斯拉股價在周一盤前交易中一度飆升超過8%,觸及428美元水平,推動公司市值猛增約1000億美元。

位置:特斯拉展示廳 ModelY L(攝影:衛(wèi)明)

關鍵時刻還得是馬斯克啊,特斯拉董事長Robyn Denholm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馬斯克為“一代人一遇的領導者”,并強調留住他是“優(yōu)化特斯拉未來的最佳方式”。

參考資料: 

馬斯克真金白銀表態(tài) 來源:華爾街見聞

馬斯克宣布放棄遙控?來源:機器人前瞻

人形機器人賽道的真正老大? 來源:硅步run

特斯拉放棄遙操是真的嗎?來源:具身紀元

       原文標題 : 特斯拉機器人獲得10,000臺訂單?馬斯克抄底成功

聲明: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場。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系舉報。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掃碼關注公眾號
    OFweek人工智能網
    獲取更多精彩內容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