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奧特曼賭印度,輸在缺電

2025-09-04 09:26
源媒匯
關注

文源:源Byte

作者:柯基的柯

“電,才是AI的終極戰(zhàn)場。”

馬斯克前不久放出的這句狠話之時。當時,硅谷的大部分人大概覺得,這不過是他的又一次“發(fā)癲”。

隨后,9月1日,一則消息從彭博社傳出:奧特曼,那個用ChatGPT重新定義了世界的男人,正計劃將他耗資千億美元的“星際之門”項目,歷史性地擴張至印度。

規(guī)劃中的算力,至少1吉瓦。

一個耗電巨獸。

幾乎在同一時間,馬斯克的特斯拉,在印度市場等待了9年之后,交出了一份令人崩潰的成績單。

作為最懂電力的硅谷大佬,新能源車還存在著爭奪消費市場一說,但對于AI項目,馬斯克毫不猶豫地將核心籌碼,更加堅定地押在了中國,并表達出中國的電力之豐富,將決定未來AI領域的走向。

兩個硅谷最有話題性的男人。兩個截然相反的亞洲賭注。

一個賭未來。一個賭現(xiàn)實。

這事,就突然變得有意思了。

01“印度AI時刻”要來了?

奧特曼對印度的熱情,是毫不掩飾的。

“很快就有可能成為第一大市場。”

為了這個“很快”,OpenAI甚至為印度量身定制了一款名為ChatGPT Go的低價訂閱計劃,月費僅399盧比。折合人民幣約32元。

幾乎是白送。

降價、示好、建言,一系列操作的終點,便是“星際之門”這個終極計劃。在OpenAI的藍圖中,印度不僅是一個龐大的用戶市場,更將成為其全球AI帝國的基礎設施重鎮(zhèn)。

實際上,奧特曼的操作只能算是按方抓藥,微軟早已宣布向印度追加30億美元投資建設數(shù)據(jù)中心,谷歌的60億美金計劃也緊隨其后,亞洲首富穆克什·安巴尼的信實集團更是放言要建設一座3吉瓦的巨型數(shù)據(jù)中心。

巨頭們紛至沓來,仿佛印度已經站在了“AI時刻”的聚光燈下。

印度政府,顯然也樂于擁抱這個敘事。鐵道部長阿什維尼·瓦伊什瑙曾高調宣布,印度將在10個月內,開發(fā)出自己的大語言模型。去年3月,內閣更是批準了總額達12.5億美元的“印度人工智能使命”專項撥款。

然而,一片喧囂之下,迎來的將是印度脆弱的AI基石。

官方的雄心,很快就遭遇了內部的路線之爭。以IT巨頭印孚瑟斯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尼勒卡尼為代表的一批業(yè)界領袖,明確反對印度參與耗資巨大的LLM競賽,他們強調,構建更具成本效益的小型語言模型(SLM),才更符合印度的國情。

比路線之爭更骨感的,是“三大赤字”的現(xiàn)實。

GPU是AI模型訓練的“燃料”,而印度全國目前擁有的GPU數(shù)量,僅為18693個。這個數(shù)字,僅僅是訓練一個前沿AI模型所需的一小部分。更嚴峻的是,在美國今年1月初宣布的芯片出口限制令中,印度被歸類為2級國家,這意味著到2027年,出口到印度的高端GPU上限僅為5萬個。

圖片

由AI生成的概念圖 | 源Bytet制

就怕到時候“星際之門”落地了,然后芯片沒法及時到位,徒留一個空架子。

在資金上,政府投入的12.5億美元聽起來不少,但與全球動輒數(shù)百億的AI軍備競賽相比,仍相形見絀。“印度如果現(xiàn)在不把在AI領域創(chuàng)新和研發(fā)的投資提高100倍,未來我們可能將會變得無足輕重。”風險投資家斯瓦洛普坦言。

在人才儲備上,印度顯然也沒做好擁抱AI的準備,印度擁有全球數(shù)量最多的AI專業(yè)人才(42萬),占全球20%,在“AI技能滲透率”和人才集中度方面均居全球首位。然而,這其中約15%的高端人才,大部分都已遷居海外。

據(jù)《印度企業(yè)家》雜志披露,印度國內構建核心AI產品和服務的高級AI工程師,活躍人數(shù)不足2000人。

對于印度,奧特曼多少是有些沖動了。

02 馬斯克的“反向押注”

或許,沒有人比馬斯克更能體會印度這片土地的復雜。

面對相愛相殺多年的奧特曼的舉動,大概也只會報以各種嘲諷。

這兩個人,早已是老冤家。

故事要回到2015年,在帕洛阿爾托的一場晚宴上,馬斯克與初出茅廬的奧特曼一拍即合,共同創(chuàng)辦了一家非營利性的AI研究工作室,命名為OpenAI。初心很美好:打造一個開源、開放,不受任何企業(yè)控制的AI系統(tǒng),作為防止人類濫用AI的最佳防火墻。馬斯克為此投入了4400萬美元,出錢出力,傾其所有。

但歷史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2018年,雙方因發(fā)展理念不合而決裂。馬斯克離開后,OpenAI迅速成立了營利性部門,并在2020年投入了微軟的懷抱。那個曾經的“人類守護者”,最終成了微軟的“賺錢工具”。

來到今年,馬斯克甚至直接將OpenAI告上了法庭。

所以,當奧特曼將寶押在印度時,馬斯克幾乎是本能地選擇了另一條路,其中既有商業(yè)的精明,或許也夾雜著一絲宿命般的個人恩怨。

他的特斯拉,剛剛在印度經歷了一場等待了9年的失敗。

今年7月,孟買街頭終于出現(xiàn)了第一家特斯拉印度展廳,但迎接它的并非市場的狂熱。自7月中旬開始銷售以來,截至8月底,特斯拉在印度僅收到了略多于600輛的汽車訂單。

600輛的數(shù)字,大約相當于特斯拉今年上半年全球每4個小時交付的車輛數(shù)。

要知道,馬斯克早在2016年就有計劃進軍印度市場。

從中國上海超級工廠運來的Model Y,在包含了一系列高額關稅和附加稅后,最低起售價高達598.9萬盧比,折合人民幣約50萬。而2023年,印度的人均GDP僅為2696美元。在這個仍以燃油摩托車為主要交通工具、電動汽車滲透率僅4%的市場,這個價格顯得格格不入。

更何況,這里還有稀少的充電樁、混亂的交通,以及路面上隨時可能出現(xiàn)的牛和坑洼。

此時的馬斯克,可能會無比懷念強悍的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基建。

人們至今仍記得2019年,當特斯拉股價跌破200美元、瀕臨破產之際,正是中國的土地、銀行貸款和“中國速度”,在短短357天內建成了上海超級工廠,將其從死亡邊緣拉了回來。馬斯克本人也毫不諱言:“沒有中國的支持,就沒有特斯拉的今天。”

他曾語出驚人:“xAI很快就會超越除谷歌外的任何公司,但中國公司將是最強勁的競爭對手,因為他們的電力比美國多得多,而且在硬件建設方面實力超強。”

圖片

當所有硅谷大佬還在為算法和軟件瘋狂時,馬斯克早已在為能源和物理世界的基礎設施而戰(zhàn)。長期追蹤中國電力的專家大衛(wèi)·菲什曼的數(shù)據(jù)顯示,中國電力的備用裕量始終保持在80%至100%,而美國通常只有15%。

所以,馬斯克在AI時代,再次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擁抱中國。今年8月22日,特斯拉宣布與字節(jié)跳動旗下的火山引擎達成合作,全新上市的Model Y L車型,將搭載豆包大模型與DeepSeek模型。

在印度市場遭遇巨大阻力后,迅速將AI應用的核心籌碼押注于已被反復驗證成功的中國市場。這是馬斯克的“東方密碼”,也是他對老冤家奧特曼的印度豪賭,一次無聲的、用腳投下的反對票。

03 缺電,不缺人

印度最致命的短板,恰恰是馬斯克最看重的,就是電力。

在印度北部的工業(yè)重鎮(zhèn)坎普爾,流傳著一位名叫辛格的“電網蜘蛛俠”的故事。

這位聲名顯赫的“偷電工”,因其“技藝高超”,成為當?shù)厝搜壑械膫髌嫒宋铩?/p>

這個略帶魔幻色彩的故事,揭開了印度電力系統(tǒng)最殘酷的真相。

坎普爾,一個擁有270萬人口的城市,卻僅有50萬登記的電力用戶,其中大部分還長期欠費。電力公司累計虧損高達200億盧比,折合人民幣17.2億元,設備老化,瀕臨破產。夏季用電高峰期,停電十幾個小時是家常便飯。

即便是印度最大的港口城市孟買,都曾經歷過連紅綠燈都熄滅的空前停電危機。

這樣一來,一個靈魂拷問就出現(xiàn)了:在一個連民用電都難以保障、偷電行為盛行的國度,如何穩(wěn)定地支撐起一座至少需要1吉瓦電力、24小時不間斷運轉的AI數(shù)據(jù)中心?

雖然缺電,但印度從不缺人。

當算力成為瓶頸時,人力便成了唯一的比較優(yōu)勢。

這片土地,正在成為世界的數(shù)據(jù)標注工廠。據(jù)NASSCOM的報告,截至2021年,約有7萬印度人從事數(shù)據(jù)標注工作,其中超過80%來自農村和小城鎮(zhèn)。預計到2030年,這個數(shù)字將超過100萬。

在南部喀拉拉邦的小鎮(zhèn)里,十幾位女工緊盯電腦屏幕,為自動駕駛汽車攝錄的圖像進行標記。在一家名為Karya的AI初創(chuàng)公司,農村婦女們對著手機,用瀕臨消失的方言朗讀句子,以此“教計算機說她們的母語”,并獲得比當?shù)刈畹凸べY高出近20倍的報酬。

人力,廉價而豐富的人力。構成了印度AI產業(yè)最堅實,也最脆弱的基石。

這個“缺電不缺人”的終極矛盾,多少在一個名為Builder.ai的獨角獸公司身上,形成了某種共振。

Builder.ai的故事,曾經無比光鮮。創(chuàng)始人薩欽·杜加爾是一位簡歷自帶神話濾鏡的“神童”,他承諾用AI將復雜的軟件開發(fā)簡化為“像點披薩一樣簡單”的體驗。這個概念,在AI熱潮下引爆了投資圈。微軟、軟銀、卡塔爾投資局等一眾頂級機構,向其注入了超過4.5億美元的資金,公司估值一度高達15億美元。

其核心產品,是一個名為“Natasha”的AI項目經理,號稱能自動理解需求、生成代碼。然而,據(jù)多名前員工爆料,所謂的“Natasha”只是一個前端聊天界面,其背后連接的,是印度海得拉巴的數(shù)百名低薪外包工程師。

倒是沒有浪費印度作為IT外包大國的地緣優(yōu)勢,這波操作,的確就很印度。

“這家公司本質上是一個用‘AI域名’進行欺詐的企業(yè)。”這家公司的前雇員坦言。

在被曝出虛報收入、偽造合同等一系列財務造假丑聞后,這個獨角獸就直接崩掉了,背后最為著名的投資人——軟銀CEO孫正義也因此遭了網友群嘲,畢竟純“人力”的人工智能,的確太過地獄級別的笑話。

Builder.ai的騙局,雖然沒有完美地詮釋了“缺電不缺人”,但可讓資本對這片土地的AI基建狀態(tài)有一個基本了解。

如今,奧特曼的“星際之門”,正準備降臨到這片土地上,一邊的馬斯克,或許正坐等看笑話,并準備隨時配上推文進行嘲諷。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原文標題 : 奧特曼賭印度,輸在缺電

聲明: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場。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lián)系舉報。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掃碼關注公眾號
    OFweek人工智能網
    獲取更多精彩內容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lián)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