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瑞醫(yī)藥通過港交所聆訊:今年一季度凈利同比增長36.9%
自A股上市以來累計現金分紅約人民幣80.29億元。本文為IPO早知道原創(chuàng)作者|羅賓微信公眾號|ipozaozhidao
據IPO早知道消息,5月5日,港交所網站披露了恒瑞醫(yī)藥聆訊后資料集,摩根士丹利、花旗和華泰國際為聯席保薦人。
恒瑞醫(yī)藥戰(zhàn)略聚焦腫瘤、代謝和心血管疾病、免疫和呼吸系統(tǒng)疾病以及神經科學等領域。在研發(fā)模式上,公司針對已被識別的可成藥靶點,致力于開發(fā)具有不同特性的藥物。其研究范疇已從傳統(tǒng)小分子藥物拓展至蛋白水解靶向嵌合體(PROTAC)、肽類、單克隆抗體(mAb)、雙特異性抗體(BsAb)、多特異性抗體、抗體偶聯藥物(ADC)、放射性配體療法(RLT)及寡核苷酸等多種前沿藥物形式。
公司擁有110多款商業(yè)化藥物,其中包括19款新分子實體創(chuàng)新藥和4款其他創(chuàng)新藥。同時,其管線涵蓋超90款候選新分子實體創(chuàng)新藥及7款處于臨床及更后期階段的其他創(chuàng)新在研藥物,更有30多款處于關鍵性臨床研究或更后期階段的創(chuàng)新在研藥物。
臨床開發(fā)方面,截至2024年12月31日,恒瑞醫(yī)藥的自有臨床開發(fā)團隊已覆蓋約5,000名臨床研究者,針對90多款在研創(chuàng)新藥開展了約400項臨床試驗,且在2024年招募了近 20,000名臨床研究參與者。2018年以來,公司在中國、美國、歐盟及其他海外市場獲得了60項監(jiān)管促進路徑認定,顯示出在臨床研究領域的高效推進能力和國際影響力。
商業(yè)化層面,截至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建立起約9,000人的自建銷售和營銷團隊,在中國制藥企業(yè)中規(guī)模領先。銷售網絡覆蓋中國30多個省級行政區(qū)的超過22,000家醫(yī)院以及超過200,000家線下零售藥店,處于行業(yè)領先地位。
近年來,恒瑞加速全球化擴張步伐,充分釋放產品矩陣和技術平臺的潛力。公司已在包括美國、歐洲、澳大利亞、日本及韓國等地區(qū)啟動超過20項海外臨床試驗,產品在40多個國家實現商業(yè)化。自2018年以來,公司與全球合作伙伴達成了14筆對外許可交易,涉及17個分子實體,總交易額高達約140億美元,首付款總額約為 6億美元,同時還獲得了若干合作伙伴的股權。
公司于2024年收入錄得人民幣280億元,自2014年起的復合年增長率約為14%,遠超同期全球制藥市場約4%的復合年增長率。創(chuàng)新藥已成為公司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其銷售收入占總收入的百分比從2022年的38.1%增至2023年的43.4%,并在2024年進一步提升至46.3%。
公司凈利潤率呈穩(wěn)步上升,2022年至2024年分別為17.9%、18.7%和22.6%。同期,公司經營性現金流入分別為12.65億元、76.44億元及74.23億元。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收入72.06億元,同比增長20.14%,歸母凈利潤18.74億元,同比增長36.90%,歸母扣非凈利潤18.63億元,同比增長29.35%。
恒瑞自A股上市以來累計現金分紅約人民幣80.29億元,相當于其當年A股上市募集資金的16.8倍,而這也是恒瑞醫(yī)藥此前唯一一次資本市場融資。
公司每三年以現金方式累計分配的利潤不少于該三年實現的年均可分配利潤的30%。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公司分別就截至2021年、2022年以及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宣派股息10.21億元、10.20億元及12.74億元。2025年4月,公司股東批準了關于宣派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現金股息12.76億元的議案。
原文標題 : 恒瑞醫(yī)藥通過港交所聆訊:今年一季度凈利同比增長36.9%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
4 疫苗與免疫學
- 1 百億失眠藥市場即將迎來“破曉時刻”?
- 2 抗失眠新藥成美團熱門?創(chuàng)新藥持續(xù)發(fā)力,先聲藥業(yè)何時擺脫60億元魔咒?
- 3 禮來終止Bimagrumab聯用試驗,對來凱醫(yī)藥ActRII管線影響幾何?
- 4 百濟神州把美國巨頭給扳倒了
- 5 冰與火之歌——CGT賽道迎來長夜將明時刻
- 6 安徽馬鞍山85后小伙搞醫(yī)療人工智能,年入2.9億,港股上市,騰訊押注
- 7 又一匹小核酸黑馬,誕生了
- 8 港股IPO混戰(zhàn)中的靖因藥業(yè):siRNA療法成殺手锏,但商業(yè)化仍是遠方的星
- 9 AI一夜造出致命病毒?當AI開始“造毒”:濫用可能制造人工末日
- 10 “狂熱”半年后,創(chuàng)新藥牛市“眾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