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權投訴
當前位置:

OFweek 醫(yī)療科技網

智慧醫(yī)療

谷歌用AI預測人類生命變化!AI+基因檢測癌癥檢測技術哪家強?

知情郎·眼|侃透天下專利事兒幾天前,美國人工智能圈又發(fā)生了大事兒。據說,谷歌最新人工智能AlphaFold,創(chuàng)造了新的奇跡。它成功根據氨基酸序列預測了生命基本分子——蛋白質的三維結構。關鍵是,Alph

人工智能 | 2022-03-21 17:01 評論

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大腦中的基因表達是如何改變的

由巴塞羅那自治大學(UAB)領導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根據 800 個人的數據分析了神經元和星形膠質細胞中表達的基因,并比較了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和未被診斷為失智癥的人的情況。巴塞羅那自治大學3月18日消息該

其它 | 2022-03-21 16:36 評論

腫瘤免疫技術的新進展

關注小藥說藥,一起成長!前言免疫療法的巨大進展改變了目前癌癥治療的模式,然而,鑒于只有少數患者對免疫檢查點阻斷和其他免疫治療策略有響應,因此需要更多新技術來破譯腫瘤細胞與腫瘤免疫微環(huán)境(TME)成分之間復雜的相互作用

人工智能 | 2022-03-21 14:17 評論

實體瘤CAR-T和CAR-NK細胞治療腫瘤靶向的解決辦法

關注小藥說藥,一起成長!前言工程化過繼細胞療法(ACT)的出現改變了血液腫瘤的治療格局,也為實體瘤的治療帶來了希望。然而,細胞療法在實體瘤中的應用受到腫瘤遷移不良、滲透物理屏障和腫瘤主動抑制的影響。因

其它 | 2022-03-21 11:40 評論

新策略減少了阿爾茨海默病和相關疾病的腦損傷

一項新研究發(fā)現靶向炎癥性腦細胞可能對與 tau 蛋白相關的腦部疾病有效。華盛頓大學醫(yī)學院3月18日消息阿爾茨海默病是最常見和最著名的 tau 蛋白病,這是一種由有毒的 tau 蛋白纏結引起的神經退行性腦疾病

其它 | 2022-03-21 11:31 評論

3000億超級風口來了:剛剛打響第一槍

抗原檢測真是個好生意么?記者 | 韓希言編輯 | 吳晉娜疫情剛爆發(fā)的時候,一位創(chuàng)業(yè)者向鉛筆道“訴苦”:“按照常規(guī)的流程,新冠檢測試劑盒審批需要兩年。可兩年后還需要它么?”答案是:需要,只不過這次需要的是抗原自測試劑

物聯網 | 2022-03-18 14:35 評論

mRNA疫苗的技術創(chuàng)新和研究進展

關注小藥說藥,一起成長!前言疫苗是預防傳染性疾病傳播的最有效的公共衛(wèi)生干預措施。成功的疫苗接種根除了許多威脅生命的疾病,如天花和脊髓灰質炎,世界衛(wèi)生組織估計疫苗每年可防止200-300萬人死于破傷風、百日咳、流感和麻疹

其它 | 2022-03-18 14:08 評論

ADC連接子的最新研究進展

關注小藥說藥,一起成長!前言由于有效載荷、連接子和偶聯方法的改進,抗體偶聯藥物(ADC)的發(fā)展在過去十年中取得了顯著進展。特別是,連接子設計在調節(jié)ADC在體循環(huán)中的穩(wěn)定性和腫瘤中的有效載荷釋放效率方面起著關鍵作用,從而影響ADC的藥代動力學(PK)、療效和毒性特征

其它 | 2022-03-17 11:25 評論

CAR-NK結構的設計與載體

關注小藥說藥,一起成長!前言 人類自然殺傷細胞(NK) 占所有循環(huán)淋巴細胞的15%。NK細胞發(fā)現于20世紀70年代,主要與殺死感染的微生物和惡性轉化的同種異體和自體細胞有關。NK細胞表現出抗腫瘤細胞毒性,無需事先致敏和產生細胞因子以及調節(jié)各種免疫反應的趨化因子

其它 | 2022-03-16 14:05 評論

利用AI預測或可改善心衰再入院率(下)

導讀61.3%的心衰患者出院后1年內再入院,早期預測患者的再住院概率和原因有助于制定和調整患者出院后的遠程支持和教育。心力衰竭(HF)的主要潛在致病原因,包括冠狀動脈疾病、心臟瓣膜病、高血壓、心肌病,

人工智能 | 2022-03-15 10:14 評論

利用AI預測或可改善心衰再入院率(上)

導讀深度學習通過自動從各類醫(yī)學影像、電子健康檔案數據中提取重要特征并分析,實現對心力衰竭的診斷、預后及再入院預測。心力衰竭(HF)的主要潛在致病原因,包括冠狀動脈疾病、心臟瓣膜病、高血壓、心肌病,以及

人工智能 | 2022-03-15 10:13 評論

腫瘤微生物微環(huán)境的作用和臨床應用

關注小藥說藥,一起成長!前言腫瘤免疫治療的療效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腫瘤微環(huán)境,尤其是腫瘤免疫微環(huán)境。新的研究表明,微生物存在于腫瘤細胞和免疫細胞內,表明這些微生物可以影響腫瘤免疫微環(huán)境的狀態(tài)。腫瘤微生物微環(huán)境在腫瘤免疫微環(huán)境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可能作為免疫激活劑、抑制劑或旁觀者

其它 | 2022-03-15 10:04 評論

自身免疫疾病的靶點與藥物研發(fā)

關注小藥說藥,一起成長!前言人類基因組的破譯加上生物技術的進步,特別是單克隆抗體(mAbs)的里程碑式發(fā)現,使得生物治療極大地改善了病人的生存時間和生存狀態(tài)。目前,已經有超過300種生物療法獲得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批準,其中許多被批準用于治療免疫和炎癥性疾病

其它 | 2022-03-14 17:55 評論

大腦中的血管滲漏是阿爾茨海默病的罪魁禍首嗎?

阿爾茨海默病是一個巨大的問題,隨著人口的老齡化,這個問題只會越來越大。據阿爾茨海默病協(xié)會稱,超過600萬美國人患有阿爾茨海默病,每3個老年人中就有1人將會死于此病。到 2050 年,阿爾茨海默病的成本(目前估計為 3,550 億美元)將上升到 1.1 萬億美元

物聯網 | 2022-03-14 17:52 評論

免疫抑制性細胞因子在腫瘤免疫治療中的作用

關注小藥說藥,一起成長!前言癌細胞表觀遺傳學和生長動力學的改變導致細胞外分泌多種細胞因子,這些細胞因子控制免疫細胞的活性,使其有利于腫瘤生長。其中,免疫調節(jié)細胞因子的分泌是招募免疫抑制細胞的主要因素。

物聯網 | 2022-03-14 16:26 評論

血液測試可能成為阿爾茨海默病的診斷工具

肯塔基大學的 Donna Wilcock 博士實驗室最近發(fā)表的一項研究顯示,一種血液測試的結果很有希望,它可以用來在任何癥狀出現之前識別大腦中的阿爾茨海默病變化,這可能導致在任何記憶喪失之前使用預防性治療

物聯網 | 2022-03-14 16:21 評論

壓力會損害大腦的運動中樞

壓力似乎對運動學習有負面影響,至少在小鼠身上是這樣。這是波恩大學最近的一項研究得出的結論。波恩大學3月8日消息根據這項研究,嚙齒動物的神經元在受到壓力后會失去與其他神經元的一些接觸。這些動物還出現了運動障礙

其它 | 2022-03-14 15:03 評論

口腔數字化時代:AI牙醫(yī)的防御基建與攻堅

最近的焦點新聞太多了,前有豐縣鐵鏈女新聞,追到現在目前還有一堆問題沒解決呢,陜西榆林立馬緊隨其后爆出來鐵籠女的新聞,被拐賣的女性處境令人揪心;烏克蘭的土地上,數百萬人口因為戰(zhàn)爭流離失所,網絡上各種對立的聲音與立場撕裂

人工智能 | 2022-03-13 10:39 評論

靶向TAM的腫瘤納米免疫療法

關注小藥說藥,一起成長!前言癌癥免疫治療已經成為癌癥治療中的一種突破性方法,通過激活固有和適應性免疫系統(tǒng)從而達到清除腫瘤的目的。盡管在臨床試驗中已經取得了令人興奮的結果,但仍有一些問題有待解決,如持久響應率有限、免疫相關副作用和異常臨床反應

其它 | 2022-03-11 17:43 評論

Her2靶向ADC的新發(fā)展策略和挑戰(zhàn)

關注小藥說藥,一起成長!前言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Her2)是酪氨酸激酶的跨膜受體,是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家族的一員,該家族還包括Her1(EGFR)、Her3和Her4。所有四個成員都是通過配體依賴或獨立的同源或異源二聚化的活性形式調節(jié)細胞增殖和分化

其它 | 2022-03-10 15:27 評論
上一頁  1 ...  34 35 36 37  38 39 40 ... 120   下一頁

資訊訂閱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