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權投訴
當前位置:

OFweek 醫(yī)療科技網

>

產業(yè)新聞

“SPAC”帶來融資新路徑,微醫(yī)能否借此圓上市夢?

文|錢眼君來源|博望財經微醫(yī)又要試圖沖刺資本市場了。2021年4月,互聯(lián)網在線醫(yī)療平臺微醫(yī)曾遞表港交所,但隨后折戟。近日有財經媒體援引外電報道稱,微醫(yī)正考慮放棄傳統(tǒng)的IPO方式,轉而通過SPAC的方式上市

物聯(lián)網 | 2022-03-10 13:44 評論

【聚焦】幽門螺桿菌感染率高 居家檢測將成為幽門螺桿菌檢測新應用場景

幽門螺桿菌是胃十二指腸潰瘍的重要致病因素,其也與胃癌、淋巴瘤等疾病發(fā)生密切相關,隨著居民健康意識提升,幽門螺桿菌檢測市場發(fā)展空間廣闊。幽門螺桿菌檢測方法包括尿素呼吸檢測、糞便抗原檢測、血液抗體檢查以及

其它 | 2022-03-10 11:25 評論

藥械月報 | 一文速覽2月全球藥械最新獲批情況

聲明:本文為火石創(chuàng)造原創(chuàng)文章,歡迎個人轉發(fā)分享,網站、公眾號等轉載需經授權。2022年2月,全球批準新藥數量減少。FDA批準10款新藥(NDA/BLA),包含2款新獲批的新分子實體藥物(NDA:Typ

其它 | 2022-03-10 11:10 評論

微生物組療法公司Microbiotica完成6700萬美元融資,Flerie Invest及騰訊領投

“計劃就口服活菌療法MB097增強抗PD-1/L1免疫療法效力推進臨床研究!弊髡撸毫_賓編輯:tuya出品:財經涂鴉(ID:caijingtuya)據財經涂鴉消息,微生物組療法公司Microbioti

其它 | 2022-03-09 17:52 評論

連花清瘟背后的A股院士首富

文 / 一燈出品 / 節(jié)點財經中醫(yī)藥市場從來不缺故事。千余年歲月里,先有“神農嘗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傳說,后有醫(yī)圣張仲景確立六經辨證論治、李時珍編纂中藥學巨著《本草綱目》,直至近代屠呦呦開創(chuàng)青蒿治瘧,中藥總是以守正出奇的姿態(tài)站在聚光燈下

其它 | 2022-03-09 16:46 評論

美因基因上市痛楚:美年健康股價暴跌六成,研發(fā)費用占比差強人意

《港灣商業(yè)觀察》陸永俊對于一般人而言,基因只是出現在生物課本里的一個專有名詞。不過隨著人們對于理想壽命的期待不斷增加,基因檢測也逐步變成了大眾體檢單里的一個越來越常見的項目名稱。近日,二度遞表的美因基

其它 | 2022-03-09 15:35 評論

ICI免疫相關不良事件的潛在治療方案

關注小藥說藥,一起成長!   前言免疫療法已經徹底改變了晚期惡性腫瘤患者的治療方式。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CI)通過負性調節(jié)T細胞的免疫檢查點蛋白,如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蛋白4(CTLA-4)、程序性細胞死亡受體1(PD-1)和程序性細胞死亡配體1(PD-L1),從而實現免疫激活和抗腫瘤反應

其它 | 2022-03-09 14:23 評論

我國腔鏡手術機器人,實現國產化替代有多難?

聲明:本文為火石創(chuàng)造原創(chuàng)文章,歡迎個人轉發(fā)分享,網站、公眾號等轉載需經授權。手術機器人是集多項現代高科技手段于一體,可用于手術影像導引和微創(chuàng)手術的綜合性醫(yī)療機器裝置。從臨床醫(yī)學應用角度分,手術機器人可

醫(yī)療機器人 | 2022-03-09 11:39 評論

CAR-T細胞功能障礙的機制和調整策略

關注小藥說藥,一起成長!前言在過去十年中,我們在提高CAR-T細胞療法的療效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然而,其臨床益處仍然有限,尤其是在實體腫瘤中。即使在血液腫瘤中,由于多種因素,對CAR-T療法有反應的患者仍有復發(fā)的風險

其它 | 2022-03-08 10:35 評論

桌面級3D打印生物反應器St?mm融資1700萬美元

2022年3月,南極熊獲悉,阿根廷生物技術公司St?mm Biotech已經完成了1700萬美元的A輪融資,加速下一代3D打印生物反應器開發(fā)進程。St?mm公司正在開發(fā)一款基于微流控技術的生物反應器,它使用了自主開發(fā)的專有磚印技術,已經在Sclereid 3D打印機裝配

3D打印 | 2022-03-07 18:01 評論

批產3D打印鼻拭子,麻省理工OPT獲1500萬美元A輪融資

2022年3月,南極熊獲悉,由麻省理工學院(MIT)孵化的3D打印公司OPT Industries,宣布獲得了1500萬美元的A輪融資。Northpond Ventures領投了這一輪融資,現有的投資者Crosslink Capital和E14基金也進行了跟投

3D打印 | 2022-03-07 17:47 評論

腫瘤放射免疫治療的應用前景

關注小藥說藥,一起成長!前言在過去十年中,攜帶放射性核素的單克隆抗體在癌癥治療(診斷和治療)中的應用一直處于臨床研究中,越來越多具有不同性質(半衰期、發(fā)射光譜、粒子或電子)的放射性核素得到評估。然而,

其它 | 2022-03-07 17:44 評論

2022年抗癌行業(yè)研究報告

第一章 行業(yè)概況抗癌藥是指抵抗癌癥的藥品,目前全球各國已批準上市的抗癌藥物大約有130 ~150種,用這些藥物配制成的各種抗癌藥物制劑大約有1300~1500種。此外,全球正在研究之中但尚未獲得批準上市的抗癌新藥約有800多種,其中屬于小分子的化學抗癌藥物約400種

其它 | 2022-03-07 17:10 評論

恒瑞醫(yī)藥:抗疫“白馬股”,如今股價跌了一半該何去何從?

隨著春節(jié)的臨近,A股的交易也進入停擺倒計時,但就在倒計時的第四個交易日,股民沒等來股市最后的瘋狂,反而把過去一年好不容易賺來的余錢都賠完,多年積攢對股市的熱情也隨之消耗殆盡。1月25日的A股暴跌令人絕

其它 | 2022-03-07 17:05 評論

云勢軟件:立足生物醫(yī)藥系統(tǒng)管理,積極探索AI醫(yī)療業(yè)務

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fā),互聯(lián)網醫(yī)療作為線下醫(yī)療的有力后援,優(yōu)勢凸顯,迎來新的機遇;隨著新興數字技術的迅速發(fā)展和不斷滲透,科技賦能整個醫(yī)療健康產業(yè)也方興未艾。本專題關注醫(yī)療科技,聚焦醫(yī)療信息化、互聯(lián)網醫(yī)院、遠程醫(yī)療、輔助診斷、醫(yī)療機器人等細分領域的典型案例和專題研究

其它 | 2022-03-07 16:33 評論

序貫免疫概念走強,康希諾的大風口要來了嗎?

最近一段時間,面對著疫情在國內的點狀散發(fā)引發(fā)了資本市場對于疫苗類股票的廣泛關注,特別是近來序貫免疫概念逐漸走紅,很多人都在問序貫免疫到底是什么?序貫免疫會對資本市場產生什么樣的影響呢?作為中國疫苗巨頭

其它 | 2022-03-07 15:45 評論

2022年智慧醫(yī)療行業(yè)研究報告

第一章 行業(yè)概況智慧醫(yī)療(Smart Healthcare)是指在診斷、治療、康復、支付、衛(wèi)生管理等各環(huán)節(jié),基于物聯(lián)網、云計算等高科技技術,建設醫(yī)療信息完整、跨服務部門、以病人為中心的醫(yī)療信息管理和服務體系,實現醫(yī)療信息互聯(lián)、共享協(xié)作、臨床創(chuàng)新、診斷科學等功能

其它 | 2022-03-07 14:59 評論

基于NKT細胞的免疫治療

關注小藥說藥,一起成長!前言目前,腫瘤免疫治療方興未艾,群雄并起,其中最有效的治療策略之一就是過繼細胞轉移療法(ACT)。嵌合抗原受體(CAR)和工程化T細胞受體(TCR)是近年來主要的過繼性T細胞免疫療法

其它 | 2022-03-07 14:44 評論

許多神經退行性疾病之間可能存在共同的線索

研究發(fā)現,一種通常參與清除細胞分子碎片的蛋白質會聚集成原纖維,可能會阻礙細胞。哥倫比亞大學3月4日消息對患有阿爾茨海默病的大腦進行一次深入的細胞觀察,你會發(fā)現看似可疑的微小蛋白質團塊。自從 20 世紀 80 年代神經科學家開始識別這些蛋白質纏結以來,研究人員發(fā)現其他腦部疾病也有自己的纏結蛋白特征

其它 | 2022-03-07 14:42 評論

市值急縮水,“新氧”失未來

2019年5月2日,新氧登錄納斯達克,成為互聯(lián)網醫(yī)美服務平臺第一股。兩年半后的2021年11月22日,新氧發(fā)布私有化建議書,為縮水七成的股價帶來一絲上漲的訊息?杀绕鹕鲜挟斎盏臍鈩萑绾,新氧此舉更像是

其它 | 2022-03-07 14:17 評論
上一頁  1 ...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 785   下一頁

資訊訂閱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