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新賽道!地方政府加速入局,成都開始沖刺!

國家數據局還未落地,地方政府主導的數據集團已經在搶跑入場。

2023年7月5日,成都數據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成都數據集團)正式掛牌。

成都數據集團注冊資本40億元,由成都市大數據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改組成立,是成渝地區(qū)首家以數據為核心業(yè)務的國企集團。

圖源:成都數據集團

至此,全國以省市兩級政府為推動主體,以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功能性平臺公司為主要載體形式,以“數據集團”為名稱的公司,累計已經達到13家:

這13家公司中,超過一半是在最近1年半以內,完成的組建或改組。

(注:以上信息根據工商信息數據及官方信息統計整理。其中部分數據集團的前身公司,成立存續(xù)時間已有多年,但此處以集團化重組的工商登記時間或掛牌時間為準。)

毫無疑問,未來幾個月乃至數年,全國還會有更多地方政府,以類似方式組建或改組數據集團。

數據治理亟待統一

數據要素是數字經濟的核心,也即將成為與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等傳統要素一樣重要的“第五生產要素”。

根據國家工信安全發(fā)展研究中心數據,2021年我國數據要素行業(yè)市場規(guī)模為815億元,預計到2025年將達到1749億元左右。

然而,如果認真觀察,中國的數據治理,整體還處于混沌狀態(tài)。

最根本的問題在于,數據的權屬尚有爭議,立法難度較大。需要有專門機構來推動立法,并推動建立全國統一的數據要素市場,規(guī)范數據治理。

2023年3月10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舉行第三次全體會議,表決通過了《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

組建國家數據局,正是該方案倍受關注的重大舉措之一。

《方案》中明確,國家數據局正是未來協調推進數據基礎制度建設,統籌推進數字中國、數字經濟、數字社會規(guī)劃和建設等職能的主體。

但時至今日,國家數據局仍在籌備中,尚未正式掛牌。 

據最新消息,中國聯通董事長劉烈宏即將調任,成為國家數據局的首任掌舵人。

據公開資料,劉烈宏是成都人,先后在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網信辦、工信部、中國聯通等單位任職,是懂數據懂網絡的專家型官員。同時,劉烈宏在中國聯通任職期間,還兼任了招聯消費金融有限公司的董事長。通信運營商是國內最主要的數據生產商,消費金融公司分則是比較典型的數據使用主體,市場分析認為,這可能意味著劉烈宏對數據產業(yè)會有更深入的了解,對數據治理也會有更清晰的理解。 

但在國家數據局正式開展工作、全國統一制度出臺之前,由于沒有統一思路,各地的數據管理工作,還只能依賴于當地行政主官的認知理解與重視程度,各自摸石頭過河。

就目前,各地主要的方式有以下幾種:

1、組建數據局等承擔數據管理職能的政府機關。

據統計,截至2019年6月,在全國31個省級行政區(qū)中,已有18個省設有省級大數據管理機構,占比58%。全國333個地級行政單位中共有208個地區(qū)設有大數據管理機構,占比62.5%。

2、組建大數據中心等同時承擔大數據管理與數據要素配置職能,有行政級別的事業(yè)單位。

圖源:四川發(fā)布

3、組建以公司身份,進行數據要素配置的數據交易所。

截至2022年底,國內由副省級以上政府牽頭組建的數據交易所已超過30家。

4、組建以公司身份,進行數據要素配置的國資控股數據公司。

截至2022年底,全國數據交易類企業(yè)已超過9.2萬家。

成都超算中心/圖源:成都數據集團

但在不同地方政府的具體工作中,思路與策略都差異巨大。

有的省市既組建了數據局,也組建了數據中心、數據交易所和數據公司。

有的省市則只組建了大數據中心和數據公司,卻并未組建數據局。

在機構名稱上,有數據局,有數據發(fā)展局、也有數據管理局。

在行政級別上,有的高半級,有的低半級。比如省級大數據管理部門,既有正廳規(guī)格,也有副廳規(guī)格。

在管理歸口上,也并不統一,比如有的隸屬經濟和信息化局,有的隸屬于網信辦。

在主要職能上,有的關注行政管理,有的關注產業(yè)引導,有的聚焦政務信息化,有的偏重市場發(fā)展。

變革將近,三大看點

國家數據局成立后,各地的數據治理工作都將迎來全新變局。

它將倒逼各地市政府在數據空白填補、職能劃分、職責明確、資源整合、產業(yè)布局上進行統籌規(guī)劃、改革升級。

其中,當下值得關注的幾個要點是:

1、行政與市場分離,數據要素與非數據要素分離。

在此之前,在絕大多數城市,以上兩個問題都是模糊的,甚至混亂的。

比如,在很多地方,原本應該由數據局承擔的行政職能,和應該由數據公司來承擔的市場職能,都是由一個身份模糊的大數據中心來同時肩負。

而且,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很多大數據中心和國資數據公司,除了大數據的確權、配置、交易等工作外,還“順帶”承接了大量的政府信息化或企業(yè)信息化工作,甚至變成為后者為工作重心。

這些問題,未來都需要一一厘清。

當下各個城市將原有的數據公司進行集團化重組,正是這一趨勢下的潮流之一。

圖源:成都數據集團

2、數據如何走向統一治理?

公共數據的治理與運營,是一個涉及法律、隱私、政策、市場、產權、安全等多學科、多領域的復雜前沿性課題。

對于政府來說,數據是電子政務的基石。

對于用戶來說,數據是個人的隱私。

對于市場來說,數據是流動的資產。

不同屬性的交疊,導致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數據的使用成為了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

除去大量復雜的數據確權、價值挖掘和分配、產業(yè)鏈治理、數據交易等專業(yè)問題不談,對于政府來說,最直接也最艱巨的一個問題就是:“數據孤島”。

橫向來看,各個部門相互割裂;縱向來看,從國家到省市區(qū)縣鄉(xiāng),不同層級的數據之間也壁壘重重。

只有打破孤島,實現數據的統一治理,數據局的價值才能真正得以體現。

但這也注定是一條需要很長時間,一步步逐漸推進的艱巨工作,不會一蹴而就。

3、數據管理“城市化”。

以城市為主體,對市民的數據進行統一管理與服務,有可能成為未來的新趨勢與新常態(tài)。

7月9日,上海就剛剛宣布,上海市大數據中心在上海市委、市政府部署下,正在加快推進“隨申碼”向“城市碼”的功能升級,構建“一人一碼、一企一碼、一物一碼”全方位的城市服務和治理體系。

上海也將因此成為中國首個實施“城市碼”的城市。

成都:沖刺“西部數都”

今年4月,四川省大數據中心副主任何雨就曾在2023年第一屆全國產融合作大會上表示,四川正積極探索數字改革路徑,推動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化改革,“未來三個月將推出改革方案。”

現在回頭看,成都數據集團的重新組建,顯然也正是成都乃至四川加速探索數字改革,推動數據市場化改革的關鍵抓手之一。

官方信息表示,成都數據集團將圍繞“運營數據要素、服務城市戰(zhàn)略”總體定位,主要發(fā)揮“投融資、運營服務、生態(tài)構建”三大功能作用。

改組過程中,除原有股東單位成都產業(yè)集團和成都科服集團,新引入了5家股東單位:成都城投集團、成都交投集團、成都交子金控集團、成都設計咨詢集團、成都高投集團。這5家單位都是成都市區(qū)一級國企。

在此之前,成都可謂挑戰(zhàn)與機遇并存。

中國西部的數據頭雁,并不是成都,而是貴陽。

作為全國首個國家級大數據綜合試驗區(qū),貴州創(chuàng)造了“三個第一,兩個率先”:發(fā)布第一部大數據地方性法規(guī),設立第一家大數據交易所,推出第一個地方政府數據共享交換平臺;率先探索數據資源“聚通用”的發(fā)展路徑,率先建成集實景攻防演練、態(tài)勢感知、溯源反制于一體的國家大數據安全靶場。

圖源:貴陽大數據交易所

但成都也有自己的基礎與稟賦。

2022年中國數字經濟發(fā)展百強排行榜中,成都位居第六,僅次于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和廣州。

成都是西部較早發(fā)展云計算、互聯網電商、數字消費、數字娛樂、數字政務、數字醫(yī)療、數字教育、金融科技、智慧農業(yè)、工業(yè)互聯網等相關行業(yè)的城市,積累了豐富的公共數據、行業(yè)數據、消費數據等各類數據資產,同時也提供了豐富的數據應用場景,相關人才儲備也優(yōu)于其他西部城市。 

同時,成都也是數字產業(yè)生態(tài)較完整的城市,涵蓋軟硬件研發(fā)、數據要素供給、數據應用、數據流通交易市場、數據流通服務、數據安全服務、數據計算服務等業(yè)態(tài)。 

僅以大數據企業(yè)數量來看,成都市共計 64997 個,占整個四川大數據企業(yè)數量的 80.83%。 

2017年和2021年,成都市分別出臺了《促進大數據產業(yè)發(fā)展專項政策》,從深化數字化賦能行動、支持大數據企業(yè)發(fā)展壯大、涵養(yǎng)產業(yè)生態(tài)等方面發(fā)力,打造“西部數都”。

2022年2月,“東數西算”工程正式啟動,成渝地區(qū)被批準建設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jié)點“成渝樞紐”,規(guī)劃在成渝樞紐設立天府數據中心集群和重慶數據中心集群;

成都還是全國僅有的兩個投運超算和智算雙中心的城市之一。目前,天府數據中心集群已建在建數據中心約15萬機架,算力排名全球前十的成都超算中心、西部最大的人工智能計算中心成都智算中心已建成投用;

圖源:成都智算中心

7月初,《算力券管理辦法》《成都市圍繞超算智算加快算力產業(yè)發(fā)展的政策措施實施細則》的印發(fā),也讓成都成為中國首個出臺算力產業(yè)專項政策的城市。

7月3日,中共成都市委十四屆三次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成都市委關于堅持科技創(chuàng)新引領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yè)體系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面向未來,成都破題高質量發(fā)展首要任務,構建新發(fā)展格局戰(zhàn)略任務,明確將通過現代化產業(yè)體系來夯實發(fā)展根基、提升發(fā)展質效。

而無論科技創(chuàng)新還是現代化產業(yè)發(fā)展,數據都是不可或缺的基礎之一。

面向未來,成都,能否抓住數據局成立、“東數西算”工程等機遇,成功打造“西部數都”,值得我們期待。

而在此過程中,如何持續(xù)建立健全制度基礎,培育數字經濟領先企業(yè),打造數字產業(yè)集群,持續(xù)提升數字產業(yè)競爭力,也是成都必須解決的關鍵挑戰(zhàn)。

-END-

作者:王云輝、陳雪 

編輯:邢偉麗

設計:凡入設計

審核:王云輝

(文中部分圖片來自政府網站,請原作者與編輯聯系以奉稿酬)

       原文標題 : 新賽道!地方政府加速入局,成都開始沖刺!

聲明: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場。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系舉報。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智慧城市 獵頭職位 更多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