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權投訴

當前位置: 首頁 > 前沿技術

難道AI讀懂你的情緒能夠讓人機交互體驗感更好嗎?

亞馬遜近日所透露的,基于Alexa語音識別情緒的技術能力,他們有計劃打造一款類似手表的可穿戴設備,通過捕捉用戶的情緒,而去提供更多的服務。

人工智能 | 2019-05-31 11:15 評論

世界首艘氫動力游艇航行至瑞典

日前,世界首艘氫動力游艇Energy Observer在瑞典斯德哥爾摩海岸地帶航行。據(jù)悉,這艘高科技多體船采用太陽能板收集能量并轉化和儲存氫氣,其研發(fā)是為幫助人類尋找有利于能源轉型的解決方案,它計劃在6年內(nèi)(從2017年到2022年)繞行世界一周,沿途訪問50個國家

氫能 | 2019-05-31 11:05 評論

武漢大學激光雷達遙感探測技術取得重要進展

由武漢大學易帆教授主持的國家重大科研儀器設備研制項目“快速精準測量0-35公里大氣溫度和氣溶膠的先進拉曼激光雷達”,最近通過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組織的結題驗收并獲評優(yōu)秀。

激光 | 2019-05-31 11:01 評論

回擊瀏覽器主頁劫持 得用上技術手段

近日,“瀏覽器主頁劫持”現(xiàn)象受到媒體關注。據(jù)報道,很多網(wǎng)民在安裝了一些軟件后,自己的瀏覽器主頁就被修改和鎖定。這想必是很多網(wǎng)友都有過的不愉快經(jīng)歷。對于稍懂技術的網(wǎng)民,費些周折或許能短時間內(nèi)解決被劫持的問題,而大多數(shù)“技術小白”可就沒那么幸運了,不僅要忍受自己的瀏覽器主頁被劫持,甚至還束手無策

安防 | 2019-05-31 10:57 評論

OpenStack遠程桌面訪問概述及安全機制初探

Openstack面板或命令行提供兩種方式來對客戶虛擬機進行遠程桌面訪問,VNC控制臺和SPICE HTML5。

云計算 | 2019-05-31 10:40 評論

英特爾的“超異構計算”:戰(zhàn)略轉型的“超級英雄”,還是炒概念?

即便提出了“超異構計算”這樣的超級概念,英特爾在“數(shù)據(jù)為中心”的戰(zhàn)略轉型道路上也不會一帆風順。

電子工程 | 2019-05-31 10:35 評論

荷蘭開發(fā)連續(xù)纖維復合材料3D打印技術

本文介紹的荷蘭技術就值得一看,它可以在一個打印過程中同時使連續(xù)增材纖維、短切增材纖維以及未增強的聚合物顆粒,擁有完全自動化的制造工藝以及先進的溫度監(jiān)測系統(tǒng)。

3D打印 | 2019-05-31 10:28 評論

觸控手機、握筆握手、拎箱包、拿雞蛋 可穿戴仿生手將投入量產(chǎn)!

近日,微博大號“黑客師”曝光了一款可穿戴仿生手設備的諜照。據(jù)“黑客師”透露,這是他從京東數(shù)科內(nèi)部拿到的最新款智能可穿戴仿生手,目前已經(jīng)完成了前期研發(fā)工作并已進入樣機測試階段。從曝光的諜照圖片來看,這款京東數(shù)科自主研發(fā)的最新智能設備完成度很高,預計將在年內(nèi)投入量產(chǎn)

可穿戴設備 | 2019-05-31 10:21 評論

Moonrise激光項目或將成為未來月球基地殺手锏

據(jù)外媒報道,由于飛往月球的航班以及運輸費用極其昂貴,因此日前就有一群科學家想出了一個方案:將一個輕便的激光器系統(tǒng)帶上月球,以融化月球塵埃,通過增材制造生產(chǎn)各種組件和設備。

激光 | 2019-05-31 10:20 評論

軟銀與愛立信、諾基亞簽署5G部署合同

日本軟銀(SoftBank)與愛立信和諾基亞簽署了5G部署合同,準備通過新獲取的5G頻譜推出服務。

電子工程 | 2019-05-31 10:03 評論

“人工智能手套”讓機器人擁有觸感

根據(jù)英國《自然》雜志30日發(fā)表的一項工程學論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團隊報告研發(fā)出一種裝配了傳感器的“人工智能手套”,可以學習識別單個物體、估算重量和應用觸覺反饋。這一成果有助于未來設計假體、機械工具和人機交互系統(tǒng)

人工智能 | 2019-05-31 09:30 評論

有了這項技術 機器人就能化身成人類的“阿凡達”

近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便公布了一項關于人形機器人的研究成果,表示研究人員已經(jīng)成功研制出了一款叫HERMES的機器人,人們可以通過穿戴遙操作“背心”來對機器人進行自由操縱,從而完成各種復雜任務。

機器人 | 2019-05-31 08:54 評論

蘋果可折疊屏幕專利被曝光,或將被應用于新款蘋果手機

近日,據(jù)外媒報道,美國專利商標局于當?shù)貢r間周二宣布,將授予蘋果一項關于可折疊屏幕的專利。根據(jù)專利顯示,這是一種帶有顯示器和蓋子的電子設備,并且是柔性及可彎曲的。

顯示 | 2019-05-31 08:45 評論

中俄企業(yè)聯(lián)合打造“智慧農(nóng)業(yè)云”平臺

近日該公司已與俄羅斯新世紀農(nóng)業(y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簽訂合作協(xié)議,雙方將圍繞俄羅斯農(nóng)業(yè)領域“智慧”升級開展全方位合作,打造“俄羅斯智慧農(nóng)業(yè)云”平臺項目,并合作建立智慧農(nóng)業(yè)業(yè)務生態(tài)圈。

智能制造 | 2019-05-31 08:39 評論

不加油不加電,政策還扶持:氫燃料汽車如此"受寵愛"?

南陽水氫發(fā)動機事件一時間引起滿城熱議,很多人不可思議于當?shù)卣共荒苷鐒e此類"顯而易見"的騙局。但實際想想,在新能源制造成為主流的當下,各地市政府都希望所在區(qū)域有高科技的制造業(yè),而不是一味依賴房地產(chǎn)來完成業(yè)績考核

氫能 | 2019-05-31 08:29 評論

機器人在建筑行業(yè)掀起一番熱潮 未來將無磚可搬

為解決這樣的問題,美國一家創(chuàng)業(yè)公司Doxel就打造出了一款機器人,可以代替管理人員監(jiān)督工程的施工進度。

機器人 | 2019-05-31 00:40 評論

電轉氣:可再生能源電力資源的救星

2017年,可再生能源發(fā)電量1.7萬億千瓦時,占全部發(fā)電量的26.4%。全年水能利用率達到96%左右;棄風率12%,同比下降5.2個百分點;棄光率6%,同比下降4.3個百分點。2017年,全國風電平均

氫能 | 2019-05-30 15:58 評論

能源的終極之路—加氫站

氫能是一種綠色、高效的二次能源,雖然因目前還沒有被大規(guī)模普及應用而不像電能一樣為人們所熟知,但它卻有著我們已知所有能源無可比擬的特點,而會很快成為解決未來人類社會能源問題的必然選擇,是能源領域的未來之星,更是被業(yè)界專家稱為“終極能源”。

氫能 | 2019-05-30 15:57 評論

揭秘光波導核心原理,了解AR眼鏡背后的挑戰(zhàn)(上)

光波導,因其輕薄和外界光線的高穿透特性而被認為是消費級AR眼鏡的必選光學方案,又因其價格高和技術門檻高讓人望而卻步。隨著主流AR設備微軟HoloLens2、Magic Leap One等對光波導技術的

VR | 2019-05-30 15:20 評論

三代核電自主化“國和一號”設備研制基本完成

國家電投董事長錢智民宣布,備受關注的我國三代核電自主化型號“國和一號”(CAP1400)設備研制基本完成,示范工程設備國產(chǎn)化率達到85%以上,有效形成了國內(nèi)三代核電裝備產(chǎn)業(yè)鏈。

工控 | 2019-05-30 14:58 評論
上一頁  1 ...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 521   下一頁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