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家轎神車再造純電動中級轎車標桿,帝豪EV450能否出奇制勝?
泰山之巔,吉利新能源將一覽眾山小?
自古以來,巍巍泰山不僅是文人墨客吟唱之所,更是歷代帝王封禪祭天的“神山”、“圣山”,不僅是對帝位正統的宣誓,而且也寄托著對于國泰民安的企盼。
從北京到泰安,全程418km,如此長距離的高速續(xù)航里程挑戰(zhàn)也是國內首創(chuàng),這體現了吉利新能源對于自家產品的一種自信與擔當。
在全部挑戰(zhàn)車輛當中,最多一輛車的行駛里程更是達到了482公里,已經超過了60km/h等速狀態(tài)下450公里的標準,帝豪EV450選址泰安的背后,更是凸顯了吉利新能源有意于泰山封禪的意圖,自古有云“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一說。借帝豪EV450登頂泰山,吉利新能源后續(xù)的發(fā)展速度或將是競爭對手難以望其項背的。
我們都知道早在幾年前,吉利發(fā)布的“藍色吉利行動”和“20200戰(zhàn)略”,根據戰(zhàn)略規(guī)劃,到2020年僅吉利汽車集團就將實現200萬輛的年銷量。如果屆時按照規(guī)劃中,新能源汽車銷量占吉利整體銷量90%的目標來看,吉利新能源將劍指180萬輛,這在業(yè)內來說,這樣的戰(zhàn)略規(guī)劃不可謂不激進,而要讓新能源車能夠真正進入普通家庭,形成對傳統汽車的有序接替,吉利還提出了屆時消費者將能以傳統汽車的購車成本購買插電式混動汽車的夢想。與此同時,圍繞吉利汽車龐大的新能源業(yè)務戰(zhàn)略,吉利汽車還將以業(yè)內最完整的技術路線和最豐富的產品來支撐,EV、PHEV和HEV三條技術路線、依托中高端純電動汽車FE平臺、小型專屬純電動汽車PE和CMA中級車基礎模塊化架構,大力推進新能源戰(zhàn)略的快速實施,并且作為吉利與沃爾沃攜手打造的純電動車專屬平臺——PMA,還將具有更加靈活的優(yōu)勢,將來基于PMA推出的車型,造型的比例,包括整車的感覺,通過高度集成設計會做進一步的提升。
應該說在平臺和技術路線的豐富性方面,吉利的新能源產業(yè)鏈是國內最為龐大的,到2020年,吉利將共計有40款新能源產品在列,為用戶提供極其豐富的產品選擇。
資本與技術的協同效應,怒懟互聯網造車新勢力
吉利的新能源戰(zhàn)略可以說是一種“保守中的激進”,就帝豪EV450來看,就已經讓外界感受到了吉利目前資本與技術雙輪驅動所帶來的協同效應正在發(fā)揮作用。不僅僅是續(xù)航里程的提升,以及在外觀和內飾方面的變化,包括人機交互系統,都做了大幅的升級。兩年前,我們都學會了一句“你好,帝豪”,實現了人與車輛在自然語境下面的溝通。而帝豪EV450搭載了吉利最新的GNetlink 3.0系統,可以隨時用語音喚醒音樂、導航、空調系統等日常功能,語音即可完成操控。只要說一句“你好,帝豪”就可以發(fā)送語音指令。使用手機APP,一鍵掌控用車生活它就是你的智能管家。
我們從新邁騰和睿騁CC那里Get到了“飛屏互動”這個新技能,而在帝豪EV450上面,8英寸的中控大屏上顯示的內容也可以輕松轉投到駕駛員正前方的儀表盤上。只要三指滑動,即可實現屏幕從中控到儀表盤的全景輸出,無需視覺轉換,保障駕駛安全。
實際上這些突飛猛進的變化都是體現了一個大企業(yè)的整合優(yōu)勢,吉利電動車研究院產品總監(jiān)徐峰向媒體透露,未來吉利在傳統車上面的所有先進的東西都會在新能源車上面同步呈現,包括吉客智能生態(tài)系統(GKUI)。
或許互聯網造車以軟件驅動硬件的思維方式能夠給用戶帶來某個不錯的Idea或者是新鮮感,但是傳統車企作為專業(yè)玩家更能夠以極快的速度將概念轉變?yōu)榱慨a,并且價格還極為親民,這是包括吉利在內的本土車企密集扎堆地推出新能源車給筆者的印象。時光步入2018年,在專業(yè)玩家的猛攻之下,時下造車新勢力已經悉數落敗,剩下幾家的前景暫且可供大家進一步觀察再做定論。
應該說本次群訪最大的收獲是對于吉利新能源造車理念有了更深的認知。我們和大家得到一樣的信息是年內吉利還將有三款新能源車型推出,更多的詳情讓我們共同期待5月10日一年一度的吉利品牌日活動吧,一起走進杭州灣研發(fā)基地,今年的主題正是新能源。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
即日-9.16點擊進入 >> 【限時福利】TE 2025國際物聯網展·深圳站
-
10月23日立即報名>> Works With 開發(fā)者大會深圳站
-
11月27日立即報名>>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7月30日- 8月1日 2025全數會工業(yè)芯片與傳感儀表展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在線研討會】普源精電--激光原理應用與測試解決方案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推薦專題
- 1 從技術狂歡到安全合規(guī) :2025上半年自動駕駛融資進入“場景閉環(huán)”新周期
- 2 最嚴輔助駕駛新規(guī),兩部門再劃監(jiān)管、宣傳紅線
- 3 智駕技術戰(zhàn):特斯拉、華為、理想、小鵬和比亞迪,誰才是未來?
- 4 自動駕駛RoboTaxi“闖五關”:混合運營才能扛起商業(yè)化大旗?蘿卜快跑、小馬智行、文遠知行、特斯拉、Waymo怎么選?
- 5 百度蘿卜快跑:從北大嶼山到香港島:自動駕駛在香港的 “三級跳” 啟示錄
- 6 ADS 4推送在即,華為乾崑憑什么率先奪下L3的“橋頭堡”?
- 7 自動駕駛專利大揭秘:中國憑啥占了全球超四成?百度公司3477件申請量霸氣登頂榜首
- 8 尚界新車16.98萬起!鴻蒙智行“四界”齊發(fā),第二階段拼什么?
- 9 輔助駕駛出海、具身智能落地,稀缺的3D數據從哪里來?
- 10 2025年Q2,全力布局Robotaxi的Uber有哪些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