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2018關鍵詞之“開放”:寶馬增持合資公司股比成風向標 下一個外資車企是誰?
作為中國汽車合資公司股比限制將被正式確定取消后第一個“吃螃蟹”的合資車企,寶馬的這一舉措也被看作國內汽車產業(yè)的風向標。
三個多月前的2018年10月11日,華晨寶馬作為國內汽車業(yè)合資股比的首個“破冰者”。彼時,寶馬方面是在華晨寶馬成立15周年這一時點發(fā)布收購華晨寶馬股權公告的——寶馬集團在華晨寶馬中持股比例擬將由50%提升至75%。
盡管當時寶馬和華晨已經簽署了相關協(xié)議,但這一交易須經相關部門批準以及華晨中國(01114.HK)股東大會同意。
今年1月18日,華晨中國在香港召開了股東特別大會,會上批準將華晨寶馬25%的股份出售給寶馬集團,約63%的股東代表投票贊成這一交易。在此前于2018年12月31日的發(fā)布的公告中,華晨中國稱,預期交割將不遲于2022完成,交割后,華晨寶馬的董事會由八名董事組成,其中寶馬委派六名,沈陽金杯委派兩名。
根據去年10月的公告,華晨方面將以290億元的價格向寶馬集團轉讓25%的股份,合資公司總估值為1158億元。交易完成后,寶馬和沈陽金杯汽車將分別擁有75%和25%的華晨寶馬股權。華晨寶馬注冊資本為1.5億歐元,其中約1.13億歐元由寶馬出資,約0.37億歐元由沈陽金杯出資。
華晨寶馬成立于2003年5月,華晨和寶馬各持股50%。2014年7月,雙方簽約,將合資協(xié)議延長至2028年;2018年10月11日,華晨寶馬的合資期限再次被延長,至2040年。
“寶馬公司同中方最新合作項目即將落地遼寧沈陽,將是中方放寬汽車行業(yè)外商來華投資股比限制后的首個受益者。這表明,中國對外開放的新舉措不僅是‘說到了’,更是踏踏實實地‘做到了’!2018年10月10日上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會見德國寶馬集團董事長科魯格時表示。
根據2018年6月28日國家發(fā)改委、商務部聯合發(fā)布的《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8年版)》,2018年7月28日起,取消專用車、新能源汽車整車制造外資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車外資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車外資股比限制以及合資企業(yè)不超過兩家的限制。
“我們高度贊賞并積極響應中國政府鼓勵創(chuàng)新和擴大開放的政策!1月16日,特意趕到中國的科魯格在展望寶馬在華發(fā)展前景時表示。
目前,中國已經成為寶馬集團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2018年,寶馬集團在華銷量為639953輛,同比增長7.7%。這是寶馬自1994年正式進入中國市場以來最好的銷量紀錄,也使寶馬集團在華25年來累積銷量超過400萬輛。
作為中國汽車合資公司股比限制將被正式確定取消后第一個“吃螃蟹”的合資車企,寶馬的這一舉措也被看作國內汽車產業(yè)的風向標。
2018年12月2日,彭博社報道稱,戴姆勒將增持北京奔馳的股份,由目前的49%提升到65%以上。有知情人士透露,目前雙方尚處在初期商議階段,是否達成一致還是未知數。不過,當事方明確表態(tài),沒有此事,不予置評,對目前的合作很滿意。
在戴姆勒欲增持北京奔馳股份消息之前,福特也曾傳出緋聞。2018年10月23日,有消息稱,福特有計劃增持長安福特中的股比,并以加倍投放新產品作為條件。與北京奔馳一樣,福特及長安方面均對此消息予以了否認。
相比戴姆勒和福特的“遮遮掩掩”,大眾的態(tài)度則旗幟鮮明了許多。
“我們對于中國進一步擴大開放的政策表示歡迎,也非常高興能夠有機會進一步探討我們在合資企業(yè)中的變化。”今年1月7日,大眾汽車集團管理董事會主席、CEO迪斯表示,“我們會和三個合資企業(yè)伙伴(一汽-大眾、上汽大眾和江淮大眾)共同進行評估和商談(股比變更事宜)!
業(yè)界對放開股比爭議頗多。短期看,股比限制的取消的確會在一定程度上使合資企業(yè)中的中方失去話語權,并“損失”一部分投資收益。但從長期和更宏觀的層面看,股比放開既是進一步改革開放的舉措,也是以市場調控市場的必然選擇。
早在2014年,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就對合資股比限制“吐槽”稱,“只有股比放開,汽車行業(yè)才能有一個公平競爭的環(huán)境,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國有汽車集團與外資抱在一起與民營汽車企業(yè)競爭。”
無論如何,合資股比開放已成定局,誰將成為下一個華晨寶馬?或許答案并不遙遠。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
即日-9.16點擊進入 >> 【限時福利】TE 2025國際物聯網展·深圳站
-
10月23日立即報名>> Works With 開發(fā)者大會深圳站
-
11月27日立即報名>>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7月30日- 8月1日 2025全數會工業(yè)芯片與傳感儀表展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在線研討會】普源精電--激光原理應用與測試解決方案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推薦專題
- 1 從技術狂歡到安全合規(guī) :2025上半年自動駕駛融資進入“場景閉環(huán)”新周期
- 2 飛行汽車:開啟規(guī)模化試飛
- 3 智駕技術戰(zhàn):特斯拉、華為、理想、小鵬和比亞迪,誰才是未來?
- 4 最嚴輔助駕駛新規(guī),兩部門再劃監(jiān)管、宣傳紅線
- 5 百度蘿卜快跑:從北大嶼山到香港島:自動駕駛在香港的 “三級跳” 啟示錄
- 6 自動駕駛RoboTaxi“闖五關”:混合運營才能扛起商業(yè)化大旗?蘿卜快跑、小馬智行、文遠知行、特斯拉、Waymo怎么選?
- 7 ADS 4推送在即,華為乾崑憑什么率先奪下L3的“橋頭堡”?
- 8 狂飆 836%!小馬智行與文遠知行,自動駕駛界的 “瑜亮之爭”,誰能成為王者?
- 9 自動駕駛專利大揭秘:中國憑啥占了全球超四成?百度公司3477件申請量霸氣登頂榜首
- 10 2025年Q2,全力布局Robotaxi的Uber有哪些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