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車新勢力什么時候成“褒義詞”了?
如今的“香餑餑”
平心而論,關于以下兩個問題,已經不止一次的進行探討:短短幾年間,當下中國新能源賽道的意見領袖,變?yōu)榱死畋、李想、何小鵬三位“外來者”?
“蔚小理”每當發(fā)布新的產品、新的戰(zhàn)略甚至新的服務體系、商業(yè)模式,都會迎來后續(xù)追趕者,爭先恐后的模仿?
在我心中,答案非常簡單:企業(yè)層面,還是由于三家新造車自品牌創(chuàng)建之初,就構建起較為清晰的發(fā)展路徑。想要打造怎樣的一款產品、受眾是誰、采用怎樣的標簽,早早被確定下來,并堅定不移的去執(zhí)行。
而三位創(chuàng)始人本身,都具有極強的互聯網思維,快速迭代、凡事講究高效,以及過往成功創(chuàng)業(yè)的經歷,深知其中的挑戰(zhàn)與痛點,加之本身就為公司投入大量資金,甚至不惜賭上全部身家,所以凡事更愿意親力親為、拼盡全力。
換言之,能夠突出重圍的關鍵要素,完全可以歸納為:清醒+決心。尤其作為一個品牌的“掌舵者”,必須具有這樣的特質。
最終,形成的局面便是,新勢力造車一躍從曾經的“萬人嫌”,變?yōu)榱舜丝痰摹跋沭G餑”,進而催生出許多有趣的現象。其中最為典型的,必然是傳統(tǒng)車企調轉槍口,蹭起了前者的熱度。
“魏牌智能DHT混聯技術,是全球最好的新能源技術,DHT吊打蔚小理。”
必須承認,這是一段充滿爭議的觀點。講述的主角,則是北京時間3月1日所舉行魏牌摩卡DHT-PHEV新車發(fā)布會上的魏牌CEO李瑞峰。
隨后,他還補充道,現在的新勢力造車以社會心理學上優(yōu)越感的構造,成功掩蓋了電動車的先天不足,以玩兒命對你好來掩蓋自己的尷尬,并沒有真正的解決用戶焦慮。
看到這里,不做任何是非對錯的評判。只想說,此情此景恰恰印證了什么叫做,“我的好是你羨慕不來的。”至于摩卡DHT-PHEV究竟有沒有李瑞峰所描述的那般強大?很簡單,拿銷量來回答。
相比之下,另一則有趣的現象,是在撰寫新勢力銷量時所產生的。眾所周知,根據常理,每個月第一天“蔚小理”加之零跑、哪吒,紛紛公布上月交付數據,已經成為既定規(guī)律。
但此刻,類似于廣汽埃安、合創(chuàng)、極氪、嵐圖般傳統(tǒng)車企所孵化出的獨立新能源品牌,也開始慢慢采取這樣的節(jié)奏,選擇與之同天發(fā)表。
最終,所造成的局面,就拿剛剛過去的3月舉例,在小鵬的官方話術中,它就是當之無愧新勢力造車單月與整個一季度的交付量冠軍;而在廣汽埃安看來,榮譽是屬于自己的,而它也成為了首家單月銷量突破2萬輛的存在。
可結果究竟能不能服眾?只能另當別論。畢竟,截至目前,后者的數據統(tǒng)計口徑還未能和大部隊選擇統(tǒng)一,所以總顯得有點格格不入。
而不久前舉行的年報發(fā)布會上,廣汽集團總經理馮興亞著重強調了埃安混改的目標:至少要把現在的“蔚小理”變成“埃小蔚”。
聽到后,唯一不解的就是:為何被踢出頭部三強陣營的,不是小鵬、蔚來,而是理想?難道只因為它截至目前沒有純電動產品在售?
思考片刻后發(fā)現,深究答案已經沒有任何意義。廣汽埃安的所作所為,站在它的角度,其實很好理解:當下,“蔚小理”的熱度與聲量是所有人有目共睹的,那么如果能夠在直接硬剛中,取得所謂的“勝利”,必然是一次不錯的品牌營銷機會。
可再次回到之間所提及的痛點:究竟能不能“服眾”?顯然,廣汽埃安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至于文末,更想要討論最后一個議題:為何會有越來越多的車企,非要將自己標榜為“新勢力造車”。
由此望向最深處,實則還是由于身處全新賽道,這些后來無論是戰(zhàn)略層面、產品層面還是營銷層面,未感受到它們本應所展現出的那種胸有成竹與準備周全。反而,有了一種十分被動的感覺。
新車交付時,曾經蔚來、小鵬、理想包括特斯拉,所遭遇的各種“翻車”痛點,它們同樣未能避免。而在智能座艙、輔助駕駛這些新賽道尤為倚重的板塊,也未展現出十分強勢甚至領先的優(yōu)勢。
缺乏記憶點,缺乏標簽,缺乏能夠引起用戶共鳴的故事,就像一道道難以逾越的鴻溝,擺在所有人面前。
相比之下,類似大眾、豐田、寶馬等進入中國,收獲了大量燃油車紅利的傳統(tǒng)合資品牌,在電動化轉型的過程中,更加表現出一種水土不服與愈發(fā)滯后,甚至無法清晰洞察到潛在消費者,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過于自我,總是無法降低身段,活在自己所塑造的“烏托邦”中,已然成為阻礙它們突圍的最大羈絆。
綜上,例如“蔚小理”般的新勢力造車,之所以能夠逐漸化身為行業(yè)所公認的“褒義詞”,雖然有一定的運氣成分,占盡天時、地利、人和,但是依然離不開各自向死而生的努力。
畢竟,哪有什么天生的贏家。
原文標題 : 新勢力什么時候成“褒義詞”了?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
即日-9.16點擊進入 >> 【限時福利】TE 2025國際物聯網展·深圳站
-
10月23日立即報名>> Works With 開發(fā)者大會深圳站
-
11月27日立即報名>>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7月30日- 8月1日 2025全數會工業(yè)芯片與傳感儀表展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在線研討會】普源精電--激光原理應用與測試解決方案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推薦專題
- 1 從技術狂歡到安全合規(guī) :2025上半年自動駕駛融資進入“場景閉環(huán)”新周期
- 2 最嚴輔助駕駛新規(guī),兩部門再劃監(jiān)管、宣傳紅線
- 3 智駕技術戰(zhàn):特斯拉、華為、理想、小鵬和比亞迪,誰才是未來?
- 4 自動駕駛RoboTaxi“闖五關”:混合運營才能扛起商業(yè)化大旗?蘿卜快跑、小馬智行、文遠知行、特斯拉、Waymo怎么選?
- 5 ADS 4推送在即,華為乾崑憑什么率先奪下L3的“橋頭堡”?
- 6 百度蘿卜快跑:從北大嶼山到香港島:自動駕駛在香港的 “三級跳” 啟示錄
- 7 自動駕駛專利大揭秘:中國憑啥占了全球超四成?百度公司3477件申請量霸氣登頂榜首
- 8 尚界新車16.98萬起!鴻蒙智行“四界”齊發(fā),第二階段拼什么?
- 9 輔助駕駛出海、具身智能落地,稀缺的3D數據從哪里來?
- 10 2025年Q2,全力布局Robotaxi的Uber有哪些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