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不一樣?一汽、東風與長安重組成必然
精彩導讀:一汽、東風和長安汽車,合并的步伐,蠢蠢欲動。
5月11日,東風汽車集團宣布干部任職調整決定,原一汽集團產品規(guī)劃及項目部部長、一汽股份總經理助理尤崢任東風汽車集團黨委常委、副總經理;而劉衛(wèi)東不再擔任東風汽車集團黨委常委、副總經理職務,調離東風公司,另有任用;雷平調離東風公司,另有任用。
值得注意的是,汽車K線從東風內部人士處獲悉,就在2018年北京車展期間,一汽、東風與長安汽車再次簽署協議,意圖加強戰(zhàn)略合作,其中涵蓋技術、人才流動等方面,以提供深化合作的動力。
這是在中國政府明確汽車合資股比全面放開時間表之后,三大汽車央企首次聚首。似乎這三家企業(yè)已經感到了異樣。這也就不難理解,最近一汽、東風和長安高層密集輪換動作。
尤其是在未來5年,合資汽車公司股比限制將被徹底打破的新背景下,嚴重依賴合資企業(yè)的一汽、東風和長安汽車不得不做出選擇,因為留給它們的時間并不多。
而當發(fā)改委宣布汽車股比放開時間表后,幾大國有汽車集團的股價當時仿佛自由落體,紛紛跌停。
就像中國擴大金融業(yè)放開,最近外資金融巨頭接連打算在中國設立獨資金融公司,或者如摩根大通、瑞銀這樣的外資金融公司,已申請控股合資券商,來重新進入中國汽車市場,并打算擴大其持有的股份。
對于中國汽車工業(yè),在不久的將來,這種情況也將上演。因為目前來看,中國汽車業(yè)已經有吉利、長城和比亞迪這樣已經成長發(fā)展起來的中國本土企業(yè)。
就在5月10日,中國政府再次明確表示,將全面放開制造業(yè)。
對外依賴度過高推動“三家合一”
在北京車展,雖然幾大外資汽車巨頭都明確表態(tài),在中國市場合資合作很重要,不會改變現有格局?墒菍τ5年后,它們其實已經正在做另外一套戰(zhàn)略計劃,各懷心思。
汽車K線整理數據發(fā)現,2017年,以三大汽車央企角度來看,如果剔除投資收益和合資企業(yè)銷量,情況非常不容樂觀。
東風汽車集團從收入端看,商用車、乘用車業(yè)務分別占比50%左右,但從利潤端看,乘用車業(yè)務是其最大利潤來源,占比達到80~90%;而乘用車業(yè)務分科目來講,投資收益貢獻最大,其中東風有限(東風日產為主)、東風本田和神龍汽車三家占比達到約80%。
2017年,東風日產銷量為110.78萬輛,占總銷量的33.73%;東風本田銷量為71.43萬輛,占比為21.75%;神龍汽車雖然銷量慘淡,但依舊銷售37.75萬輛,占比11.49%。
相比之下,東風乘用車僅銷售12.5萬輛,同比下滑17.38%,拖累整體業(yè)績。
雖然長安汽車前幾年曾連續(xù)三年成為自主品牌第一,但是在2017年,長安汽車總銷量為287.2萬輛,營業(yè)收入為800億元,凈利潤為71.37億元,均出現不同幅度下滑。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
即日-9.16點擊進入 >> 【限時福利】TE 2025國際物聯網展·深圳站
-
10月23日立即報名>> Works With 開發(fā)者大會深圳站
-
11月27日立即報名>>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7月30日- 8月1日 2025全數會工業(yè)芯片與傳感儀表展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在線研討會】普源精電--激光原理應用與測試解決方案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推薦專題
- 1 從技術狂歡到安全合規(guī) :2025上半年自動駕駛融資進入“場景閉環(huán)”新周期
- 2 飛行汽車:開啟規(guī);囷w
- 3 智駕技術戰(zhàn):特斯拉、華為、理想、小鵬和比亞迪,誰才是未來?
- 4 最嚴輔助駕駛新規(guī),兩部門再劃監(jiān)管、宣傳紅線
- 5 百度蘿卜快跑:從北大嶼山到香港島:自動駕駛在香港的 “三級跳” 啟示錄
- 6 ADS 4推送在即,華為乾崑憑什么率先奪下L3的“橋頭堡”?
- 7 自動駕駛RoboTaxi“闖五關”:混合運營才能扛起商業(yè)化大旗?蘿卜快跑、小馬智行、文遠知行、特斯拉、Waymo怎么選?
- 8 狂飆 836%!小馬智行與文遠知行,自動駕駛界的 “瑜亮之爭”,誰能成為王者?
- 9 自動駕駛專利大揭秘:中國憑啥占了全球超四成?百度公司3477件申請量霸氣登頂榜首
- 10 尚界新車16.98萬起!鴻蒙智行“四界”齊發(fā),第二階段拼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