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作為電動汽車后入局者,有何本事與特斯拉對抗?
今天是618最后一天,各廠商優(yōu)惠自然也進入尾聲,在手機這一塊,蘋果影響力又再次得到印證,在某平臺,從零點開始,也就是一秒的時間,iPhone成交額就破了一個億,破億速度遠遠領先于其它手機廠商,雖然本人一向都不建議大家沖動消費,但鑒于這么優(yōu)惠的力度,如果確實對iPhone感興趣,該買的就買了吧,否則就只能等雙11了。
蘋果作為一家互聯網公司,對于一些科技趨勢肯定會有非常敏銳的嗅覺,比如新能源汽車在全球范圍內快速發(fā)展,蘋果不可能會視而不見,早在去年底,就已經有大量媒體在報道Apple Car的消息,但當時蘋果官方并為對此做出任何回應,直到近日庫克在參加一場線上會議時確認了這個消息。
在被問到相關情況時,庫克承認了Apple Car既沒有取消,也不是虛假消息,而是確實存在的,但在被追問進一步消息時,庫克展現出了一個釣魚高手應有的品質,聲稱必須要保守秘密,然后就什么也沒說了。
目前,特斯拉在全球快速發(fā)展,對一些電動汽車廠商已經展現除了碾壓性優(yōu)勢,主要是因為特斯拉在這方面有太多核心技術,這點是其它廠商不能比的,而蘋果作為一位后入局者,目前還沒什么消息能證實蘋果在這方面有多么深厚的底蘊,但蘋果卻有一項巨大優(yōu)勢,就像蝙蝠俠回應閃電俠自己有什么超能力一樣,就兩個字,有錢。
有消息稱,蘋果在半年內動用鈔能力,已經從包括特斯拉在內的眾多車企挖了超過1000名工程師,挖這些人要做什么,已經是再明顯不過的事情了,至于Apple Car出現的方式,本人之前就說過,像特斯拉那樣自建廠房,自己造車的可能不太大,畢竟這么做要經歷的周期實在太長,蘋果耗不起時間。
最大可能是蘋果利用自家工程師團隊來研發(fā)包括芯片、人工智能、自動駕駛、汽車系統(tǒng)(比如出個CarOS)等核心技術,然后再將生產組裝任務交給第三方汽車廠商,類似于目前蘋果產品生產方式,現在的問題是蘋果憑什么能和特斯拉叫板,蘋果難道會在Apple Car上來特色功能?
大家最關心的應該是價格,個人覺得怎么也不會低于特斯拉同款車型吧,你們說呢?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
即日-9.16點擊進入 >> 【限時福利】TE 2025國際物聯網展·深圳站
-
10月23日立即報名>> Works With 開發(fā)者大會深圳站
-
11月27日立即報名>>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7月30日- 8月1日 2025全數會工業(yè)芯片與傳感儀表展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在線研討會】普源精電--激光原理應用與測試解決方案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推薦專題
- 1 從技術狂歡到安全合規(guī) :2025上半年自動駕駛融資進入“場景閉環(huán)”新周期
- 2 飛行汽車:開啟規(guī);囷w
- 3 智駕技術戰(zhàn):特斯拉、華為、理想、小鵬和比亞迪,誰才是未來?
- 4 最嚴輔助駕駛新規(guī),兩部門再劃監(jiān)管、宣傳紅線
- 5 百度蘿卜快跑:從北大嶼山到香港島:自動駕駛在香港的 “三級跳” 啟示錄
- 6 自動駕駛RoboTaxi“闖五關”:混合運營才能扛起商業(yè)化大旗?蘿卜快跑、小馬智行、文遠知行、特斯拉、Waymo怎么選?
- 7 ADS 4推送在即,華為乾崑憑什么率先奪下L3的“橋頭堡”?
- 8 狂飆 836%!小馬智行與文遠知行,自動駕駛界的 “瑜亮之爭”,誰能成為王者?
- 9 自動駕駛專利大揭秘:中國憑啥占了全球超四成?百度公司3477件申請量霸氣登頂榜首
- 10 輔助駕駛出海、具身智能落地,稀缺的3D數據從哪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