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自動駕駛技術:吐槽特斯拉,理解特斯拉,成為特斯拉
眾所周知,自動駕駛技術,在前幾年,有明顯的兩個流派,一個是以特斯拉為代表的純視覺派,這一派采用攝像頭來采集數(shù)據(jù),純視覺算法,來實現(xiàn)自駕駛。
另一派則是激光雷達派,這一派中有華為等企業(yè),以國產企業(yè)為主,靠激光雷達采集信息,然后還配合攝像頭,實現(xiàn)多傳感器整合,再基于算法來實現(xiàn)自動駕駛。
激光雷達派在早幾年一直吐槽特斯拉的視覺算法,覺得視覺算法缺陷多,比如受光線影響,在黑暗,冰雪雨霧等暗光條件下,攝像頭采集到的信息有限。
另外因為攝像頭更多是2D的,沒有遠近距離等信息,所以算法再高明,也解決不了一些技術性的缺陷,所以這些國產企業(yè),認為特斯拉的自動駕駛技術不行,不如激光雷達的厲害……
不過后來,隨著國產汽車紛紛裝上了激光雷達后,似乎大家又開始理解特斯拉了,因為使用激光雷達的成本太高了,遠不是攝像頭能比的。
更何況,還要考慮激光雷達的冗余,以及長期放在汽車上的運維跟維修成本,和攝像頭技術相比,成本可能高好幾萬。
同時采用激光雷達的自動駕駛技術,與純視覺的技術相比,也并沒有太多質的改變,大家也彼此彼此,只要算法好,視覺方案一樣可以很出色。
所以特斯拉為了成本,選擇攝像頭,也就能夠被理解了,畢竟特斯拉的算法厲害,用算法來彌補硬件問題,其實從技術上來講,是更高明的。
再發(fā)展到后來,是國產企業(yè)們,都開始學特斯拉,成為特斯拉了,那就是把激光雷達去掉,也開始使用純視覺算法了。
一方面使用視覺算法,確實省錢很多,在當前競爭激烈的市場,價格才是第一競爭力,當價格過高,車都賣不掉時,一切都是空談。
其次,攝像頭技術不斷發(fā)展,ISP芯片在暗光下的表現(xiàn)也非常不錯了,所謂的信息不足問題,慢慢的得到了解決。
同時AI的發(fā)展,以及OCC占用網(wǎng)絡等技術出來之后,攝像頭的2D圖像,也能夠利用算法,還原成3D,且圖像的豐富程度,甚至比激光雷達產生的圖像更豐富,更有挖掘潛力。
由此可見,當初大家吐槽特斯拉為了成本,只使用攝像頭的事情,現(xiàn)在看來是比較可笑的。
馬斯克認為,既然人只使用眼睛就能開車,那么攝像頭也可以,如果實現(xiàn)不了,那就是技術問題,還需要死磕技術,進行提升。
現(xiàn)在看來,馬斯克的這個理解,才是真正的洞悉技術的本質。
原文標題 : 國產自動駕駛技術:吐槽特斯拉,理解特斯拉,成為特斯拉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推薦專題
- 1 9月第四周新勢力銷量,零跑第一,小米第二,理想第五
- 2 又一新電車品牌成立!計劃三年推出多款車型,首款車布局微車市場
- 3 馬斯克,要也造一臺“紅米版”特斯拉 Model Y,低于20萬起售
- 4 9月哪款新能源車最值得掏腰包?三款“硬貨”盤點
- 5 奧迪E5 Sportback訂單過萬,舍棄四個圈奧迪就玩轉新能源了?
- 6 新車內卷“殃及池魚”,二手車困局何解?
- 7 銷量又反攻,部分油車依然賣得動
- 8 9月新能源車企銷量公布:比亞迪39.3萬輛,吉利16.5萬輛、零跑6.7萬輛……
- 9 汽車門把手迎來強制性國標,隱藏式設計因安全風險將“退市”
- 10 誰能搶到座?十大合資品牌狂追新能源“末班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