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麒麟要困境反轉了嗎?
近期,森麒麟發(fā)布2022年年度報告。公司2022年實現營業(yè)總收入62.92億元,同比增長21.5%;實現歸母凈利潤8.01億元,同比增長6.3%;每股收益為1.23元。從年報數據來看,公司最近的經營狀況不容樂觀,四季度主營收入15.42億元,同比上升17.5%
2023年2月智能汽車研究月報
《賽博汽車》出品的2023年2月《智能汽車月報》要點:賽博汽車基于新能源乘用車終端銷售數據(以下簡稱“銷量”)計算發(fā)現:2023年1月智能汽車(即:具備自適應巡航或全速自適應巡航,同時又配備車道保持輔
大批4S店倒閉,售后誰管?
越來越多4S店倒閉了“買車兩個月,4S店倒閉了!避囍餍±钭罱悬c煩,首保還沒保,買車時贈送的一次保養(yǎng)、一面噴漆以及贈品也沒到手,偌大的4S店就倒閉了。小李所購車的4S店隸屬???浙江中通控股集團。這
滬牌參拍人同比銳減8萬,能逼出燃油車下一波降價?
放心,今年燃油車市場依舊會有活力,但上海消費者可能無緣“福利”?大城市里,燃油車的增量越來越少。拿北京和上海兩座超大型城市舉例,前者,燃油車指標逐年遞減,家庭和個人指標的配額只有2.86萬個,新能源指標6.36萬個(以上不算單位指標)
嘀嗒出行第三次遞表,滴滴是強勁對手,順風車業(yè)務屢遭處罰
雷達財經出品 文|李亦輝 編|深海前兩次上市未果之后,互聯網出行平臺嘀嗒出行再次遞表港交所。2月20日,嘀嗒出行向港交所主板遞交上市申請,中金、海通國際及野村國際為聯席保薦人。嘀嗒出行成立于2014年,前身為“嘀嗒拼車”
微巴士主業(yè)波動劇烈:不斷“讓利”與營銷費用上漲,何時迎來盈利?
《港灣商業(yè)觀察》王心怡2023年2月10日,微巴士在美國證監(jiān)會公開披露招股書,股票代碼WETO,擬在美國納斯達克IPO上市。報告期內,微巴士虧損并未好轉,與兩家主要公司的合作終止致使減少超百萬元收入。
六年扣非虧凈利潤損超90億!江淮汽車還能“熬”多久?
左擁蔚來、右抱大眾,未來還可能跟華為聯手造車,江淮汽車的前景看似一片大好。不過,現實卻很“骨感”——雖然跟一眾巨頭合作,但如今的江淮汽車卻仍然深陷虧損的泥潭之中。1月30日,江淮汽車披露了2022年的
在中國率先啟動L3測試,奔馳反超小鵬和華為?
新能源汽車時代到來后,原本輝煌的老牌車企雖然銷量依然很高,發(fā)出的聲音卻不如之前那么大了,風頭被蔚小理這種造車新勢力蓋過。我們經常看到理想屢屢突破銷量紀錄、蔚來電池技術大升級、小鵬自動駕駛研發(fā)進度等消息,給人一種他們在技術層面超越了老牌車企的感覺,但老牌車企的底蘊豈是那么容易追上
2022年發(fā)動機最不可靠自主車企盤點:三年新車竟要大修發(fā)動機
隨著2022年年度數據的出爐,汽車門網的各大年度榜單也應運而生。除了月度和年度常規(guī)榜單外,年度各項投訴問題排行也浮出水面。接下來的投訴盤點內容,我們將對發(fā)動機、變速箱、車身電氣和服務四大類投訴問題進行排行盤點,看一看,2022年年度哪些車型和車企最不靠譜兒
2023,汽車NOA“行泊一體”城市內卷年?
前言:過去的一年,自動駕駛行業(yè)呈現“冰與火”兩極分化。在這場自動駕駛的冰與火之歌中,產業(yè)、行業(yè)、資本已趨于冷靜與理性,并深刻認識到,自動駕駛下半場考驗的關鍵是自動駕駛企業(yè)的量產落地能力。作者 | 方文
“騎自行車”的永祺車業(yè),追得上滾滾向前的時代嗎?
《投資者網》吳微近日,在剝離共享單車產能后,永祺(中國)車業(yè)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永祺車業(yè)”)提交了招股書,擬上交所主板上市。此次申報,永祺車業(yè)擬發(fā)行不超過25%的股份募集6億元用于項目建設,對應的整體估值僅為24億元
1月國內銷量腰斬,海外出口大漲,長城還算是一線中國品牌?
長安、長城、吉利,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一線中國汽車品牌,但是從2022年開始,一線中國汽車品牌之間的格局就已經被比亞迪和奇瑞打破。在2022年,比亞迪全年銷量達到了186萬輛,不僅是中國汽車品牌中的銷量冠軍,更是整個乘用車市場的銷冠
1月車市格局大變,比亞迪、長安奪冠亞,合資車情何以堪?
不論是新能源汽車市場,還是傳統(tǒng)燃油車市場,今年1月份的市場表現都不容樂觀。根據乘聯會提供的數據顯示,1月份國內乘用車銷量僅為129.3萬輛,同比暴跌37.9%,環(huán)比下滑40.4%,無論同比增速還是環(huán)比增速都是本世紀以來的1月最低數據
保險新政6月1日實施,全新規(guī)則或將導致保費進一步上漲?
都說買車容易、養(yǎng)車難,在買了一臺汽車之后,你會發(fā)現后續(xù)的費用仍舊能給到你不小的壓力。而在汽車的后續(xù)使用成本中,除去基本的加油、保養(yǎng)之外,汽車的保險費用也算是一項支出大頭,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車相關保險條例修改之后,汽車后市場關于保險的討論也變得愈發(fā)激烈
滴滴和“失去的18個月”
春節(jié)前的1月17日,滴滴出行重新開放新用戶注冊渠道,并恢復了在各大手機應用商店的上架。(圖源:雷科技)這之前是長達18個月的整改期,新用戶無法注冊使用滴滴網約車服務,也無法通過任何正常手段在手機上下載安裝滴滴出行客戶端
總監(jiān)親自作證,特斯拉“自動駕駛”造假實錘,所有功能均為預編程
“特斯拉虛假宣傳自動駕駛,實錘了!”近日,特斯拉現任自動駕駛軟件總監(jiān),對之前官方對外發(fā)布的知名自動駕駛宣傳視頻造假親自作證,在法庭上承認那些并非自動駕駛能力的實現;仡櫮嵌涡麄饕曨l,特斯拉可以實現無人操控的“紅燈停、綠燈行”、自動識別停車位、自動泊車等功能,不過這一切全都是假的
腰部網約車,何以為家?
撰文 | 文燁豪 編輯 | 吳先之頭號玩家的回歸,使沉寂已久的網約車行業(yè)泛起波瀾。過去一年,是網約車行業(yè)的至暗時刻。一方面,是行業(yè)訂單的大幅下滑,另一方面,賺不到錢的司機們,亦在爭先恐后的逃離行業(yè)
雅虎股份重管理輕研發(fā),低毛利率,第一大供應商僅6人從業(yè)
文:權衡財經研究員 朱莉編:許輝今日為A股兔年首個交易日,三大指數大幅高開,此后漲幅收窄。備受關注的是,汽車零部件板塊掀漲停潮,光洋股份、今飛凱達、瑞瑪精密、瑞鵠模具、文燦股份、襄陽軸承、成飛集成、旭升集團等多只個股漲停
谷歌萬人大裁員后續(xù):被捧在手心的無人駕駛也難逃一劫?
作者:Hernanderz 監(jiān)制:羅超谷歌在不久前公布的萬人大裁員計劃,近日流出了更多詳細信息。其中頗為令人意外的是,成立以來從未進行裁員的無人駕駛部門Waymo也成為了犧牲品。根據谷歌員工在社交平臺上的爆料,Waymo本輪裁員大約涉及80人,占該團隊員工總數的4%左右
資訊訂閱
-
LKT4202UGM重新定義物聯網設備安全標準
2025-09-05
-
凌科芯安LKT4305GM 打造安全物聯網
2025-05-16
-
凌科加密芯片LKT4304在充電樁上的應用
2025-04-11
-
2025年便攜式車載制氧機市場分析
2025-04-10
-
LKT對比認證方案說明
2025-03-13
-
LCS2110R-S單總線協(xié)議說明
2025-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