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大眾朗逸減配究竟“減”了哪?為何投訴居高不下?
減配究竟“減”了哪?
上汽大眾朗逸的減配,上面我們說了幾點看得見的地方,而在現(xiàn)場拆解過程中,看不見的地方,朗逸同樣也有多處不夠厚道。
首先就是前保險杠部分,吸能的行人保護泡沫,大眾朗逸是配置了的,關鍵是泡沫后面的防撞梁,厚度2.03,寬度1100,車身覆蓋率只有60%多,并沒有向兩側(cè)延伸,對于整車的保護力較弱,特別是對于大燈所在的兩側(cè)保護幾乎為零,與同級日系卡羅拉、軒逸等相比,處于弱勢地位。
而朗逸的后防撞梁保持了大眾的水平,厚度、寬度以及整個制造工藝的視覺觀感都不錯。
此外,在側(cè)門的安全防護方面,大眾朗逸較為中規(guī)中矩,但是特別需要提出的一點是,整個側(cè)面并沒有隔音棉等吸收噪音的保護,這也是朗逸開起來車內(nèi)噪音大的一個原因之一。
但最為致命的是,大眾朗逸后排的座椅靠背拆開后,竟然無鋼板保護,目測只是一個金屬骨架,這對于一款銷量如此高的大眾車型而言,幾乎是不可想象的,也就是在碰撞中,來自后面的撞擊,后排是沒有足夠保護的。
用戶口碑跌至冰點
那么如此減配的大眾朗逸,為何還能獲得如此高的銷量?顯然是價格,在一個較高的指導價之上,給出不錯的優(yōu)惠,而大眾在國人眼中一直是“高級”的代名詞,以10萬左右的價格買臺“大空間”的朗逸,有面子。
那么實際上,與高銷量相比,是跌入冰點的口碑,在汽車消費網(wǎng)上可以看到,其客戶滿意評分只有2.5,投訴居高不下。
比如車身漏水,實際對應此次拆車中的問題,比如減配了密封膠條,有媒體算過一筆賬,以一道密封膠條大概25的價格計算,一臺朗逸在此方面節(jié)省的費用大概是50元,而按其每年約50萬輛的銷量,僅此一項,一年可以節(jié)省2000多萬。
再比如車內(nèi)異味問題,在拆解過程中發(fā)現(xiàn),其使用的隔音棉材質(zhì)也較為低廉,所以建議購買朗逸車型的,盡量在夏天開窗多換換空氣。
至于投訴較多的發(fā)動機異響與變速器異響問題,限于設計及技術層面界定比較復雜,在拆解過程中暫未涉及,購車者在買車前,可以多關注一下實際反饋,綜合進行考量。
寫在最后
上汽大眾在接連遭遇帕薩特、途觀L安全危機之后,雖然以價換量的策略保住了一定的銷量,但顯然這只是掩耳盜鈴的做法。作為其銷量支柱的朗逸,不在德系車的優(yōu)勢上做文章,相反卻以PLUS這樣的噱頭去博關注,依賴品牌的保護傘能多久,時間最終會給出答案。
請輸入評論內(nèi)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推薦專題
- 1 從技術狂歡到安全合規(guī) :2025上半年自動駕駛?cè)谫Y進入“場景閉環(huán)”新周期
- 2 最嚴輔助駕駛新規(guī),兩部門再劃監(jiān)管、宣傳紅線
- 3 智駕技術戰(zhàn):特斯拉、華為、理想、小鵬和比亞迪,誰才是未來?
- 4 百度蘿卜快跑:從北大嶼山到香港島:自動駕駛在香港的 “三級跳” 啟示錄
- 5 ADS 4推送在即,華為乾崑憑什么率先奪下L3的“橋頭堡”?
- 6 自動駕駛RoboTaxi“闖五關”:混合運營才能扛起商業(yè)化大旗?蘿卜快跑、小馬智行、文遠知行、特斯拉、Waymo怎么選?
- 7 狂飆 836%!小馬智行與文遠知行,自動駕駛界的 “瑜亮之爭”,誰能成為王者?
- 8 自動駕駛專利大揭秘:中國憑啥占了全球超四成?百度公司3477件申請量霸氣登頂榜首
- 9 尚界新車16.98萬起!鴻蒙智行“四界”齊發(fā),第二階段拼什么?
- 10 輔助駕駛出海、具身智能落地,稀缺的3D數(shù)據(jù)從哪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