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全:中國智能電動部件企業(yè)“圍攻”慕尼黑
作者 | 邱鍇俊
編輯 | 章漣漪
全球汽車看智能電動,智能電動看中國。而整車之前,應該看服務商和供應商。
9月8日開幕的2025慕尼黑車展,116家中國企業(yè)(預計包含了臺灣企業(yè))參展,其中整車企業(yè)約20家,更大規(guī)模的是中國智能、電動的服務商、供應商。
寧德時代、地平線、Momenta、禾賽、速騰聚創(chuàng)、東軟睿馳……從電動到智能,從硬件到軟件,中國智能、電動供應商、服務商全面秀出了最新技術和產品。
我們就來全面盤點一下,它們都在慕尼黑秀出了什么?
【文后附“可能”是全網(wǎng)最全的中國參展商名錄】
01
智能駕駛、智能座艙引領歐洲
地平線
中國智能駕駛領域出貨量最大的供應商、方案商地平線,肯定要去德國的——大眾汽車可是它戰(zhàn)略合作伙伴,這意味著其他車企對它的認可,是遲早的事。
地平線帶去的芯片+方案+系統(tǒng)。芯片是最新的征程®6系列芯片及計算方案,還有最新升級的HSD城區(qū)輔助駕駛系統(tǒng)。
征程6系列共有六個版本,算力覆蓋10-560TOPS,能夠滿足從基礎輔助駕駛ADAS到全場景城區(qū)輔助駕駛需求。
基于征程6P打造的地平線HSD也在本屆車展上首秀。HSD采用一段式端到端架構,功能覆蓋車位到車位,號稱“中國版FSD”。
在本屆車展期間,地平線也宣布,坐落于慕尼黑的歐洲總部正式成立。
值得注意的是,地平線除了向海外車企兜售方案,也是向中國車企展示自己能夠為其“走出去”,提供更高效、更貼近本地需求的支持,引領中國輔助駕駛邁向全球舞臺。
截至目前,地平線已成功助力上汽、比亞迪、奇瑞、長城、長安、嵐圖、蔚來等7家中國頭部車企,共計超25款車型出海,覆蓋亞洲、歐洲、中東、南美、澳洲等全球5大地區(qū)。
國際車企方面,包括大眾汽車、豐田汽車在內,已有9家合資車企與地平線達成30款車型定點合作。此外,基于征程6B的產品解決方案,地平線已成功獲得2家外資車企在海外市場的車型定點,預計在全生命周期內累計交付750萬輛。
Momenta
在國內同樣風光無限的Momenta,在慕尼黑的重頭戲不是輔助駕駛,而是L4級自動駕駛——Robotaxi。
Momenta和全球最大網(wǎng)約車平臺Uber宣布,將在慕尼黑啟動聯(lián)合Robotaxi項目,預計于2026年啟動運營。
Uber CFO Prashanth Mahendra-Rajah與Momenta CEO曹旭東
今年5 月,Uber與 Momenta 宣布達成戰(zhàn)略合作,計劃在美國和中國以外的國際市場,將自動駕駛汽車引入Uber平臺。慕尼黑項目是首個。
Momenta已在上海開展Robotaxi業(yè)務,首批車端無人的Robotaxi在今年年底前將進入試運營。
元戎啟行
元戎啟行在慕尼黑展示了最新一代輔助駕駛平臺DeepRoute IO 2.0及其自研的VLA大模型。DeepRoute IO 2.0平臺以“多模態(tài)+多芯片+多車型”適配為核心設計理念,支持激光雷達與純視覺版本,適配SUV、MPV、越野車、轎車等多種車型,可滿足不同客戶個性化部署需求。
而VLA模型具備思維鏈優(yōu)勢,實現(xiàn)更強的時序推理能力,可更好理解復雜路況。相比傳統(tǒng)端到端模型,VLA模型不僅具備高度可解釋性,也因其決策路徑可追溯、可求導,能有效擺脫黑盒難題。
得益于大語言模型的融合,VLA模型集成大規(guī)模知識庫,具備強大的語義理解與泛化能力,能夠快速學習與適應不同國家的道路交通體系、語言環(huán)境與駕駛文化。
知行科技
國內知名輔助駕駛服務商知行科技,也參展慕尼黑車展,并且?guī)チ硕鄬蛹壿o助駕駛方案。
知行科技帶來了三款新品。
第一款是基于地平線J6B打造的小算力平臺端到端輔助駕駛量產解決方案——iDC310行泊一體域控制器,提供包括覆蓋AEB、LKA等主動安全功能及ACC、LCC+等L2級行車功能,對齊標桿性能及體驗的APA、RPA泊車輔助功能,兼具安全性與舒適性。
第二是基于地平線J6B的主動安全量產解決方案——iFC4.0前視一體機。iFC4.0使用8MP高清攝像頭模組,以1V為基礎,支持1R-5R拓展,在地面道路、高架、高速路均可實現(xiàn)自動巡航和駕駛員觸發(fā)變道(需要5R支持),對車道內目標的避讓、繞行等功能有明顯性能提升。
第三個是基于地平線J6M打造,通過激光雷達和視覺融合感知的城市領航輔助駕駛解決方案——iDC510行泊一體域控制器。
iDC510是面向城區(qū)復雜場景打造的高性能領航駕駛輔助解決方案。
在國際化業(yè)務上,展會期間,知行科技的德國研發(fā)中心也搬至車企云集的慕尼黑,以進一步提升客戶服務速度和深度。此外,知行科技馬來西亞工廠將在年內落成投產,通過本地化生產強化對東南亞市場和客戶需求的高度響應。
輕舟智航
輕舟智航帶去的是NOA智能輔助駕駛和L4級自動駕駛解決方案。輕舟智航宣布與高通達成合作,基于高通Snapdragon Ride™ 平臺,根據(jù)歐洲及全球 OEM 客戶需求,聯(lián)合定制化打造全新一代智能輔助駕駛系統(tǒng),并將于2026年面向歐、美、日、韓等市場啟動量產交付。
除了以上企業(yè),大疆旗下智能駕駛子公司卓馭科技帶去了智能座艙解決方案、多模態(tài)交互平臺及新一代感知模塊(如激光雷達-攝像頭融合系統(tǒng))。德賽西威展示了第五代智能座艙平臺G10PH、車身域控制器iBCM2.0、48.2寸遠端屏、雙15.6寸mini LED Local Dimming顯示屏、3D AR-HUD、全棧輔助駕駛解決方案在內的多款產品。佑駕創(chuàng)新帶去了iPilot智能駕駛方案,覆蓋高速、城市、泊車場景。還有不太知名的中科創(chuàng)達、遠峰科技也帶去了智駕相關產品。
汽車電子、智能座艙方面,東軟睿馳、車聯(lián)天下、思必馳、智達誠遠也有參展。
芯片方面,黑芝麻、杰發(fā)科技、上海芯龍半導體、匯頂科技等也參加了。
在激光雷達方面,中國企業(yè)是全球龍頭,兩大企業(yè)——禾賽和速騰聚創(chuàng),都在慕尼黑車展有重大發(fā)布。
禾賽
禾賽科技在車展上推出了一系列引領行業(yè)的高性能激光雷達產品。其中,車規(guī)級800線超遠距激光雷達ETX,專為L3/L4 級自動駕駛而生;新一代純固態(tài)車規(guī)級補盲雷達 FTX,以全球最廣視野,補全了 L3/L4 級自動駕駛感知的最后一塊盲區(qū);而作為L2級輔助駕駛爆款車型的標配爆品,ATX 則持續(xù)展現(xiàn)著其在主流市場強勁的領先優(yōu)勢。
速騰聚創(chuàng)
另一大激光雷達巨頭速騰聚創(chuàng),帶來了長距離重磅平臺產品EM系列。
其中,192線EMX面向L2級輔助駕駛市場;EM4則是超500線數(shù)字化激光雷達,支持520線至2160線定制,服務于高級別自動駕駛場景。
EM平臺這兩個產品于1月、4月分別推出,目前已斬獲全球8家頭部整車廠45款車型定點。
國際車廠方面,EMX還獲得日本Top3汽車制造商之一,以及歐洲最大汽車公司在中國設立的合資企業(yè)等多家海內外車企定點。EM4獲得全球純電皮卡Top新勢力品牌、歐洲頭部豪華汽車品牌的合資公司等多家海內外車企定點。
除了這兩大激光雷達巨頭,在智能感知設備方面,做攝像頭的舜宇光學、奧尼汽車,做導航的北斗星通,做傳感器的浙江沃德爾也都有參展。
02
三電、電氣設備中國依舊強
電池:寧王帶領三強
寧德時代已經連續(xù)多年是全球第一大動力電池生產商,慕尼黑車展,它當然不能缺席。
寧德時代這次推出了電池領域最高安全等級的NP3.0(No Propogation 3.0)技術平臺,并正式發(fā)布首款搭載該技術的磷酸鐵鋰動力電池產品——神行Pro。
對于全球車企來說,目前正在走出對三元電池的執(zhí)念,開始接受磷酸鐵鋰,寧德時代這個發(fā)布,可能正逢其時。
寧德時代
現(xiàn)場發(fā)布了兩款神行Pro電池:長壽命版和超充版。長壽命版電池具備758公里續(xù)航能力(WLTP工況),并擁有12年或100萬公里的超長壽命。神行Pro超充版電池在實現(xiàn)683公里續(xù)航能力(WLTP工況)的同時,具備12C的峰值充電能力,充電10分鐘即可補能478公里(WLTP工況),成為歐洲市場超充速度最快的磷酸鐵鋰電池。
目前,寧德時代已與歐洲超過90%的主流車企建立合作關系,并在歐洲建立了德國、匈牙利及西班牙(在建)三大生產基地。
在車展上,寧德時代的磐石底盤也同時亮相。
除了寧德時代,中創(chuàng)新航、億緯鋰能和國軒高科也參展。它們三家也都有歐洲工廠。億緯鋰能的工廠已經確定供應寶馬;中創(chuàng)新航15GWh的匈牙利工廠已開始試生產;國軒高科20GWh的德國工廠則專注于儲能與車用電池的梯次利用技術。
此外,電池結構件供應商深圳科達利也參加了展會。
電驅、充電設備
和電池相比,電驅動部件中國供應商沒有那么搶眼,但已經可以和國際巨頭掰手腕。本次車展,匯川電子、精進電動、麥格米特、蜂巢易創(chuàng)等驅動、電控、傳動企業(yè)也參加了。
充電設施、電氣設備一直也是中國強項,早于智能化潮流之前,中國企業(yè)就已經去歐洲闖蕩了。這次車展能看到威邁斯、英飛源、道通科技、眾業(yè)達等企業(yè)。
在慕尼黑車展上,中國供應商隊伍的組成,體現(xiàn)出中國智能電動的底層實力。在電動化方面,中國依舊強大,而且在智能化領域,先用整車的表現(xiàn)征服了歐洲車企,繼而讓服務商、供應商也隨之“走出去”,并冉冉升起。
相對美國而言,歐洲市場對中國車企、中國汽車供應商還算友好,通過慕尼黑車展,在歐洲汽車的中心城市證明自己,是中國汽車和零部件跑通全球市場必須攻克的橋頭堡。
附:
-END-
原文標題 : 一文看全:中國智能電動部件企業(yè)“圍攻”慕尼黑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推薦專題
- 1 從技術狂歡到安全合規(guī) :2025上半年自動駕駛融資進入“場景閉環(huán)”新周期
- 2 智駕技術戰(zhàn):特斯拉、華為、理想、小鵬和比亞迪,誰才是未來?
- 3 最嚴輔助駕駛新規(guī),兩部門再劃監(jiān)管、宣傳紅線
- 4 自動駕駛RoboTaxi“闖五關”:混合運營才能扛起商業(yè)化大旗?蘿卜快跑、小馬智行、文遠知行、特斯拉、Waymo怎么選?
- 5 百度蘿卜快跑:從北大嶼山到香港島:自動駕駛在香港的 “三級跳” 啟示錄
- 6 ADS 4推送在即,華為乾崑憑什么率先奪下L3的“橋頭堡”?
- 7 OTA,不能再亂更新了
- 8 尚界新車16.98萬起!鴻蒙智行“四界”齊發(fā),第二階段拼什么?
- 9 “紅!笔袌鲆廊挥行隆盎印,2025成都車展重磅SUV全面看
- 10 自動駕駛專利大揭秘:中國憑啥占了全球超四成?百度公司3477件申請量霸氣登頂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