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奔騰T55牛犇版能否“性價比”上榜?
在國內消費市場,買車是個相互選擇的過程。漂亮的外觀、豐富的配置、合適的定位與合理的定價,能夠換來產品的物有所值,如果你有著更加獨特的產品個性,更出色的用戶體驗,這一點甚至可以晉升為“物超所值”——而一汽奔騰FMA架構下的奔騰T55牛犇版就是一款以“用戶體驗”為核心的“悅極SUV”。
3月16日,一汽奔騰T55牛犇版正式上市。借助牛年的寓意,本次新車推出了兩款車型,分別為牛犇版豪華型與牛犇版尊享型,公布指導價為10.49-11.29萬元。從它的定價策略我們能夠看出,奔騰T55牛犇版將要加入的市場競爭區(qū)間,恰恰是當下最為激烈的10萬元緊湊級SUV市場。
為什么激烈?對于自主品牌來說,“性價比”是國產最大的產品賣點。而“性價”中的“價”則與消費者的購買欲望直接掛鉤。10萬元正好處于這樣一個點上。
它一方面擁有著數(shù)量龐大的潛在用戶群體,是居家代步又不失體面的合適的價位;而另一方面,它又承載著“年輕人第一臺車”的夢想。也有人說這是噱頭,但無論如何這都是絕大多數(shù)購車用戶能夠“伸手摸到”的價格區(qū)間,是自主品牌實現(xiàn)銷量突圍的重要關口。
3月21日,在一汽奔騰山東站的新車上市活動中,筆者有機會近距離體驗了一下奔騰T55牛犇版的各個方面。
一如大熱的國風國潮、漢服文化,這些來自國人心底的傳統(tǒng)元素正蓬勃興盛。而奔騰T55牛犇版的全車也在詮釋洋溢著自信的民族文化氣息,細節(jié)的設計感滿滿——譬如其三維立體LED前后大燈,從外觀上看像是漢字的“戈”,被稱為“戈型”。
據(jù)介紹稱它的設計靈感就源于中國古代的著名兵器“戈”,再搭配上雨滴狀的鍍鉻點陣式進氣格柵,彼此呼應,就像是天青落雨在沉靜的兵戈之上,沙場的殺伐含蓄于內,外在的大氣凝而不發(fā),呈現(xiàn)出其沉穩(wěn)似淵的胸懷氣度。
奔騰T55牛犇版的長寬高分別為4437mm、1850mm、1625mm,軸距為2650mm。車身的側面糅合了光影哲學的設計語言,兩道優(yōu)雅的弧線令其在光線的照射下層次感分明,絲毫不顯贅余,再搭配上18英寸多輻條運動大輪轂,非常符合年輕人追求時尚的審美眼光。
內飾方面,奔騰T55牛犇版采用“水墨綠”的配色,其設計靈感來自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竹林,同時又予以水墨畫版的清雅舒適,就像在青澀的早春,你走過竹林、杏花與芳草,都在朦朧煙雨里潑墨成畫。
在細節(jié)方面,奔騰T55牛犇版內飾的座椅縫線、皮與翻毛皮混搭的材質、中控臺的用料與色彩搭配等多處設計都體現(xiàn)出設計師在方寸間也力求盡善盡美。
不僅如此,類似環(huán)抱式的整體布局,一體式液晶顯示屏、電子檔把以及懸浮式方向盤的加持下,增添了幾分虛擬科技座艙的感覺。
在智能化方面,奔騰T55牛犇版配備的D-life 5.3物聯(lián)系統(tǒng),據(jù)官方宣稱該語音控制系統(tǒng)的響應速度已快至一秒鐘,且它的辨識率已經高達98%。而通過這套語音控制系統(tǒng),就能夠控制音樂電臺、導航、空調等一系列功能,令車主只要動動嘴皮,就能實現(xiàn)“隔空操作”。
除此之外,奔騰T55牛犇版的D-life 5.3物聯(lián)系統(tǒng)還支持小米、云米等智能家居互聯(lián)控制功能。
在動力表現(xiàn)上,奔騰T55牛犇版搭載的是獲得2020年“中國心”十佳發(fā)動機稱號,熱效率高達39.06%的第三代1.5T發(fā)動機,能夠輸出最大馬力169匹,最大扭矩258N·m,傳動方面匹配7速濕式雙離合變速箱。
同時這臺最新一代的1.5T發(fā)動機從渦輪介入到實現(xiàn)最大扭矩的輸出,僅僅只需0.5秒的時間。雖然從賬面數(shù)據(jù)來看,奔騰T55牛犇版不算是同級領先的水平,但卻有著夠快的動力響應速度。
奔騰T55牛犇版的上市,一方面添補了T33與T77間的產品空白,另一方面也為潛在消費者帶來了更多的選擇性。我們能夠看到的是,無論舒適的座艙設計、高效經濟的燃油動力,還是緊跟時代的智能科技、豐富配置,奔騰T55牛犇版都擔得起“年輕人第一臺車”的購車期待。
攝影:朱翔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
即日-9.16點擊進入 >> 【限時福利】TE 2025國際物聯(lián)網展·深圳站
-
10月23日立即報名>> Works With 開發(fā)者大會深圳站
-
11月27日立即報名>>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7月30日- 8月1日 2025全數(shù)會工業(yè)芯片與傳感儀表展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在線研討會】普源精電--激光原理應用與測試解決方案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推薦專題
- 1 從技術狂歡到安全合規(guī) :2025上半年自動駕駛融資進入“場景閉環(huán)”新周期
- 2 最嚴輔助駕駛新規(guī),兩部門再劃監(jiān)管、宣傳紅線
- 3 智駕技術戰(zhàn):特斯拉、華為、理想、小鵬和比亞迪,誰才是未來?
- 4 百度蘿卜快跑:從北大嶼山到香港島:自動駕駛在香港的 “三級跳” 啟示錄
- 5 ADS 4推送在即,華為乾崑憑什么率先奪下L3的“橋頭堡”?
- 6 自動駕駛RoboTaxi“闖五關”:混合運營才能扛起商業(yè)化大旗?蘿卜快跑、小馬智行、文遠知行、特斯拉、Waymo怎么選?
- 7 狂飆 836%!小馬智行與文遠知行,自動駕駛界的 “瑜亮之爭”,誰能成為王者?
- 8 自動駕駛專利大揭秘:中國憑啥占了全球超四成?百度公司3477件申請量霸氣登頂榜首
- 9 尚界新車16.98萬起!鴻蒙智行“四界”齊發(fā),第二階段拼什么?
- 10 輔助駕駛出海、具身智能落地,稀缺的3D數(shù)據(jù)從哪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