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線物流的無人化重構:痛點、模式與產業(yè)
產業(yè)協(xié)同,是問題,也是機遇
行業(yè)痛點客觀存在,未來商業(yè)模式也有跡可循,這就給當前在干線物流賽道上有所布局的自動駕駛初創(chuàng)企業(yè)們帶來了繼續(xù)深耕的沃土。
當前在干線物流自動駕駛賽道上布局的玩家大致分為三大陣營,即一汽解放、上汽紅巖等主機廠、京東、阿里等科技互聯網巨頭以及不少如圖森未來這樣的初創(chuàng)技術企業(yè)。
無論是主機廠還是互聯網巨頭,當前的主流布局模式大都以“自研+投資收購”為主,對于菜鳥裹裹、京東物流等玩家而言,主要是從業(yè)務協(xié)同的需求出發(fā)。
對于主機廠而言,布局自動駕駛是其面對智能化轉型的一場防守戰(zhàn),畢竟想要實現自動駕駛,車輛的底盤線控程度往往需要達到一個高要求,在這點上,歐美大國當前的卡車線控程度要遠遠優(yōu)于國內,這是國內卡車主機廠們當前迫切需要發(fā)力的地方。
初創(chuàng)技術企業(yè)方面,國內當前的Robotruck玩家中,智加科技、贏徹科技、主線科技等不少玩家當前已經進入了小范圍路測的關鍵階段,不過對于這部分玩家而言,當前我國路測開放程度仍然較低,直到去年年末,我國首段向自動駕駛放權的高速公路才迎來開放。
雖然理論上Robotruck較Robotaxi更易落地,但當前賽道上的玩家們仍需要技術與時間的沉淀。
我們再來看被譽為“自動駕駛第一股”的圖森未來,最早創(chuàng)立于中美兩國,但無論是在公司高管團隊還是業(yè)務重心上,圖森未來在美國的布局權重都要大于國內。對于圖森未來而言,在美布局卡車自動駕駛,當前有客觀優(yōu)勢存在。
不僅是更容易獲取高線控程度的卡車,在諸如激光雷達、傳感器、芯片等部件的供應方面,歐美像是Velodyne、博世、英偉達等企業(yè)也都入局較早或是發(fā)展得較為成熟,這就導致在前些年里,很長一段時間美國的Robotruck路測開放規(guī)模、程度都要明顯優(yōu)于國內,圖森未來也在一定程度上的得到了美國路測政策方面的相關紅利。
不過反過來看,在美進行過多布局對于圖森未來而言,同樣是一把雙刃劍。面對當前緊張的中美關系,作為一家在美上市的科技企業(yè),繼續(xù)深耕美國市場,其將會存在失去中國市場的風險。與此同時,當前美國也并非一片Robotruck凈土,圖森未來還存在著Aurora、Waymo Via、Gatik等各路競爭對手。
再次回到國內,除了當前在供應鏈與先發(fā)性方面我國Robotruck客觀存在劣勢,談擎說AI認為,Robotruck要想實現真正的規(guī)模商業(yè)化落地,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那就是補能。但是一如日漸崛起的黑芝麻、地平線來填補我國自動駕駛芯片缺口,問題的另一側,往往也意味著一份巨大的產業(yè)協(xié)同機遇。
清華大學教授陳全世曾公開表示,出租車、公交車、物流車、碼頭、礦山、施工現場的運輸車等,只能采用快充或者快速更換電池組的換電方式,來補充電能。
汽車行業(yè)分析師李鑫也向我們表示,“物流業(yè)講究效率,重卡電動化后,相較于傳統(tǒng)燃油卡車,充電模式將會暴露出非常大的痛點,換電模式客觀存在剛需性。”
談擎說AI認為,雖然自動駕駛是一個技術密集型賽道,但是自動駕駛本身還是具有強應用屬性,也因此,在鋪面與做深之間需要有一個平衡。
對于干線物流自動駕駛而言,未來的技術深度挖掘無疑是一門長期主義功課,但是在諸如供應鏈、補能甚至是貨車服務區(qū)等產業(yè)協(xié)同層面,也會有著巨大的產業(yè)相關性價值有待被更多產業(yè)鏈玩家來挖掘。
寫在最后:
一如干線物流中的產業(yè)協(xié)同性潛在機遇,任何行業(yè)的技術迭代,往往會伴隨著或多或少“蝴蝶效應”出現,就像是在移動互聯網誕生之際,有多少人可以想到網約車與外賣能夠爆發(fā)出今天這般的能量?
但也有人會擔憂這樣的“蝴蝶效應”,如果未來貨車都無人駕駛了,司機將可能面臨集體失業(yè)。但貨車車主林霄向我們表示,自己現在有三輛車,未來想讓自家孩子接班,但出于職業(yè)的工作環(huán)境、強度與高危性質,孩子一直不愿意繼承父業(yè)。
談擎說AI認為,科技要做的往往不是去抹殺生產力,而是解放像林霄這樣的貨車司機,同時也能為林霄們的孩子創(chuàng)造更多環(huán)境更好、危險性更低的高薪技術崗位,如今Z世代每年都有越來越多的高學歷人才涌現,這無疑是一個良性循環(huán)。
畢竟,每一股能夠解放生產力的科技力量,都值得我們抱有一份期待。
原文標題 : 干線物流的無人化重構:痛點、模式與產業(yè)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
即日-9.16點擊進入 >> 【限時福利】TE 2025國際物聯網展·深圳站
-
10月23日立即報名>> Works With 開發(fā)者大會深圳站
-
11月27日立即報名>>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7月30日- 8月1日 2025全數會工業(yè)芯片與傳感儀表展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在線研討會】普源精電--激光原理應用與測試解決方案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推薦專題
- 1 從技術狂歡到安全合規(guī) :2025上半年自動駕駛融資進入“場景閉環(huán)”新周期
- 2 最嚴輔助駕駛新規(guī),兩部門再劃監(jiān)管、宣傳紅線
- 3 智駕技術戰(zhàn):特斯拉、華為、理想、小鵬和比亞迪,誰才是未來?
- 4 自動駕駛RoboTaxi“闖五關”:混合運營才能扛起商業(yè)化大旗?蘿卜快跑、小馬智行、文遠知行、特斯拉、Waymo怎么選?
- 5 ADS 4推送在即,華為乾崑憑什么率先奪下L3的“橋頭堡”?
- 6 百度蘿卜快跑:從北大嶼山到香港島:自動駕駛在香港的 “三級跳” 啟示錄
- 7 “紅!笔袌鲆廊挥行隆盎印,2025成都車展重磅SUV全面看
- 8 自動駕駛專利大揭秘:中國憑啥占了全球超四成?百度公司3477件申請量霸氣登頂榜首
- 9 尚界新車16.98萬起!鴻蒙智行“四界”齊發(fā),第二階段拼什么?
- 10 輔助駕駛出海、具身智能落地,稀缺的3D數據從哪里來?